腺嘌呤的合成新工艺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11-25页 | · 腺嘌呤概述 | 第11-13页 | · 结构与性质 | 第11页 | · 生化作用 | 第11-13页 | · 腺嘌呤衍生物简介 | 第13-25页 | · 维生素 B4 | 第14-16页 | · 腺嘌呤核苷 | 第16-18页 | · 阿德福韦酯 | 第18-21页 | · 细胞分裂素 | 第21-25页 | 第2章 腺嘌呤合成路线的选择与设计 | 第25-35页 | · 国内外合成腺嘌呤的路线 | 第25-29页 | · 以次黄嘌呤为起始原料 | 第25-27页 | · 以 4, 6-二氯-5-硝基嘧啶为起始原料 | 第27页 | · 以丙二腈为起始原料 | 第27-29页 | · 腺嘌呤合成的工艺路线设计 | 第29-35页 | · 药物合成设计-逆合成法 | 第29-32页 | · 腺嘌呤的逆合成分析与设计 | 第32-33页 | · 腺嘌呤的合成 | 第33-35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35-41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5-38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35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 主要原料性质 | 第36-38页 | · 4,6-二羟基嘧啶(6)的合成 | 第38-39页 | · 4,6-二羟基-5-硝基嘧啶(5)的合成 | 第39页 | · 4,6-二氯-5-硝基嘧啶(4)的合成 | 第39-40页 | · 4,6-二氯-5-氨基嘧啶(3)的合成 | 第40页 | · 腺嘌呤(1)的合成 | 第40-41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74页 | · 研究思路与实验设计 | 第41-45页 | · 研究思路 | 第41-42页 | · 实验设计 | 第42-45页 | · 4,6-二羟基嘧啶(6)合成工艺研究 | 第45-48页 | · 考察摩尔比对中间体(6)合成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考察反应时间对中间体(6)合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中间体(6)工艺研究小结 | 第47-48页 | · 4,6-二羟基-5-硝基嘧啶(5)合成工艺研究 | 第48-52页 | · 考察酸的选择对中间体(5)合成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考察加料方式对中间体(5)合成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考察反应温度对中间体(5)合成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中间体(5)工艺研究小结 | 第51-52页 | · 4,6-二氯-5-硝基嘧啶(4)合成的工艺研究 | 第52-56页 | · 考察催化剂对中间体(4)合成的影响 | 第53页 | · 考察加料方式对中间体(4)合成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考察反应时间对中间体(4)合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中间体(4)工艺研究小结 | 第55-56页 | · 4,6-二氯-5-氨基嘧啶(3)合成工艺研究 | 第56-57页 | · 腺嘌呤(1)合成工艺研究 | 第57-69页 | · 反应机理 | 第57-60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60-64页 | · 正交实验 | 第64-68页 | ·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 | 第68-69页 | · (1)合成工艺研究小结 | 第69页 | · 腺嘌呤(1)的表征 | 第69-7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9-71页 | ·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第71-72页 | · 质谱分析 | 第72-7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