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网络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解析 | 第17-24页 |
(一) 网络媒介素养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1. 网络媒介 | 第17-18页 |
2. 媒介素养 | 第18-19页 |
3. 网络媒介素养 | 第19-21页 |
(二)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 第21-24页 |
1.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含义 #,14 | 第21页 |
2.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构成要素 | 第21-24页 |
二、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38页 |
(一)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卷设计 | 第24-25页 |
1. 问卷内容及题目分布 | 第24-25页 |
2. 问卷的效度及信度 | 第25页 |
(二)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卷调查 | 第25-26页 |
1. 调查目标及意义 | 第25页 |
2. 调查对象及范围 | 第25-26页 |
3. 抽样方法 | 第26页 |
(三)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8页 |
1. “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认知素养 | 第26-29页 |
2. “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甄别素养 | 第29-31页 |
3. “90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律素养 | 第31-32页 |
4. “90后”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 | 第32-34页 |
5. “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 | 第34-36页 |
6. “90后”大学生的网络发展创新素养 | 第36-38页 |
三、 提升“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 第38-48页 |
(一) 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 | 第38-40页 |
1. 建好红色网站 | 第38页 |
2. 建好高校主流网站或三个方面的平台 | 第38-39页 |
3. 在高校校园网和BBS论坛上,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正面宣传 | 第39页 |
4. 加强校园网的软件资源建设将学生吸引在校内上网 | 第39页 |
5. 实行网络“实名制”,减少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 | 第39-40页 |
(二) 推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 | 第40-41页 |
1. 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 第40页 |
2. 出版发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普及教材 | 第40-41页 |
3. 培训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 第41页 |
(三) 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 第41-43页 |
1. 进一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 | 第41-42页 |
2. 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全方位普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第42页 |
3. 加强大学生网上形势与政策教育,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 第42-43页 |
4. 提升校园文化质量 | 第43页 |
(四) 引导“90后”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的自我教育 | 第43-44页 |
1. 增强“90后”大学生的网络自律的观念意识 | 第43页 |
2. 注重礼仪,倡导网络道德规范 | 第43-44页 |
3. 建立“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评价机制 | 第44页 |
(五) 构建多重网络诚信体系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运行环境 | 第44-45页 |
1. 从技术上屏蔽网络失信行为 | 第44页 |
2. 营造良好的网络制度环境 | 第44-45页 |
3. 强化对网络主体的诚信教育和引导 | 第45页 |
4. 完善网络诚信评价机制 | 第45页 |
(六) 各方联动切实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 第45-48页 |
1. 发挥政府部门的基础作用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 | 第46页 |
2. 打造责任媒体加强对信息的把关 | 第46页 |
3. 注重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一、 经典文献类 | 第49页 |
二、 学术著作类 | 第49-50页 |
三、 论文类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附录:“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第55-5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