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8
页 |
引言 | 第8-11
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
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
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1
页 |
第一章 突发事件的内涵 | 第11-14
页 |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 第11-12
页 |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 第12-14
页 |
第二章 我国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及法理基础 | 第14-21
页 |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 | 第14-16
页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第14-15
页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第15-16
页 |
第二节 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 | 第16-21
页 |
一、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人民主权宪法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 | 第17
页 |
二、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完善公民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 第17-18
页 |
三、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言论自由的内在要求 | 第18-19
页 |
四、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建立有限政府的需要 | 第19-21
页 |
第三章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21-28
页 |
一、《条例》法律层级偏低,与现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完全 | 第21-22
页 |
二、条例对政府信息发布的保密审查机制存在自我审查、自我监督的缺陷 | 第22-23
页 |
三、《条例》未清晰和严格限定豁免公开范围,存在弹性条款 | 第23-24
页 |
四、政府利益和产权机制的羁绊 | 第24-25
页 |
五、忽视预警信息和事前信息疏导 | 第25-26
页 |
六、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的缺失 | 第26-28
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 | 第28-36
页 |
一、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配套法律 | 第28-29
页 |
二、建立信息审查委员会和保密审查制度 | 第29-30
页 |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清晰并严格限定豁免公开条款的范围 | 第30-31
页 |
四、建立政府信息产权公共化的体制 | 第31-33
页 |
五、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机制 | 第33
页 |
六、改革司法体制,形成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 | 第33-36
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
页 |
致谢 | 第38-4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