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中国高校国学专业教育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各级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中国高校国学专业教育的制度变迁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
论文目录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6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问题提出第15-16页
    1.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 文献综述第18-29页
        1.3.1 国学定义的演变与更新第19-21页
        1.3.2 国学学科化与身份认同的讨论第21-23页
        1.3.3 国学专业教育制度研究述评第23-29页
    1.4 核心概念界定第29-33页
        1.4.0 国学第29-30页
        1.4.1 国学专业教育制度第30-31页
        1.4.2 制度变迁第31-32页
        1.4.3 新制度主义第32-33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3-36页
        1.5.1 研究思路第33-34页
        1.5.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第2章 国学专业教育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第36-47页
    2.1 制度要素理论第37-41页
        2.1.1 规制性要素第37-39页
        2.1.2 规范性要素第39-40页
        2.1.3 文化-认知性要素第40-41页
    2.2 制度变迁理论第41-43页
    2.3 组织理论第43-47页
        2.3.1 组织性质第44-45页
        2.3.2 组织合法性第45-46页
        2.3.3 组织利益第46-47页
第3章 国学专业教育的先声:经学制度的去制度化第47-60页
    3.1 文化-认知领域的变化:民族国家观念的构建第47-50页
        3.1.1 华夷之辨的文化观念第47-48页
        3.1.2 民族本位的“国学”再发现第48-49页
        3.1.3 意识形态化国学观念的形成第49-50页
    3.2 学术范式的转向:分科制的推广和普及第50-54页
        3.2.1 经学与正统规范第51-53页
        3.2.2 分科与教育实践第53-54页
    3.3 学制改革的实践:学术分科的确立第54-60页
        3.2.1 国学学科化与晚清政府的学制改革第54-56页
        3.2.2 分科制的确认和普及第56-58页
        3.2.3 国学学科分化的推动因素第58-60页
第4章 国学专业教育制度的构建与延续第60-85页
    4.1 以北大、清华为中心的国学专业教育制度的构建第61-74页
        4.1.1 组织制度第63-67页
        4.1.2 培养方式第67-72页
        4.1.3 治学理念第72-73页
        4.1.6 制度延续第73-74页
    4.2 “国学热”以后的国学专业教育制度的重建第74-85页
        4.2.1 “国学热”的兴起第74-79页
        4.2.2 武大方案的制度探索第79-81页
        4.2.3 清华方案的制度探索第81-85页
第5章 国学专业教育制度变迁机理第85-106页
    5.1 制度要素理论视角下的国学专业教育制度变迁机理第85-91页
        5.1.1 教育政策与法规第87-89页
        5.1.2 学术范式的现代化第89-90页
        5.1.3 国家意识与民族观念第90-91页
    5.2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国学专业教育制度变迁机理第91-97页
        5.2.1 持续性变迁第92-94页
        5.2.2 非持续性变迁第94-97页
    5.3 组织理论下的国学专业教育制度变迁机理第97-106页
        5.3.1 管理体系: 组织权力模式第98-101页
        5.3.2 学科诉求: 组织利益第101-104页
        5.3.3 社会期待: 组织合法性第104-106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106-116页
    6.1 研究结论第106-111页
        6.1.1 经学制度的瓦解为国学专业教育制度提供了发展空间第106-107页
        6.1.2 制度要素理论为国学专业教育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第107-108页
        6.1.3 新时期国学专业教育制度呈现出制度延续的特点第108-109页
        6.1.4 国学专业教育制度的变迁机理总论第109-111页
    6.2 研究建议第111-114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6页
    期刊类第116-118页
    专著译著类第118-121页
    学位论文类第121页
    电子文献类第121-123页
    文献汇编类第123-124页
    报刊类第124-126页
附录第126-136页
    附录一 武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课程表第126-128页
    附录二 人民大学人文学科试验班(国学班)课程表第128-134页
        国学专业培养计划表(1)第128-129页
        国学专业培养计划表(2)第129-130页
        国学专业培养计划表(3)第130-131页
        国学专业培养计划表(4)第131-132页
        国学专业培养计划表(5)第132-133页
        国学专业培养计划表(6)第133-134页
    附录三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六年一贯制课程表第134-136页
作者简历第136页

本篇论文共13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中国高校国学专业教育的制度变迁研
数字时代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研究
小学生项目式编程设计对计算思维和
英国女子中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考察(
波兰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白话革命”与清末国文教科书改良
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研究
基于批判性思维建构儿童哲学课程
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研究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关系探究
英国现代学徒制治理体系研究——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
个体水平、人际水平对大学生参与体
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及降
GPU支持下的径流汇流模拟研究
基于城市冠层模式的成都市精细化气
若尔盖湿地NPP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基于夜间遥感影像的人口密度空间化
中国生态脆弱区叶面积指数与气候变
华南沿海线状对流的降水特征及形成
碳氮通量百年尺度时空演变及其与气
产生巨大喷流的气象场和雷暴特征研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特征研究
成都秋冬季“干”气溶胶等效复折射
青藏高原土壤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对
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
多元化植保防治外包组织的运营模式
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现状与成因调查
研究型大学教师准聘制的设计与运行
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收获——基于浙江
科学高中学习空间的建构研究
低氧环境下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血脂
社会信息交换网络预测群众体育政策
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脱氮性能优
WRF模式对热带带状区域的模拟性能评
FY-3C微波观测资料的全天候同化技术
20世纪90年代末南亚夏季风降水的年
北美偶极子和北大西洋涛动的异同性
青藏高原积雪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基于WRF电耦合模式对四川盆地雷暴天
基于集合预报的暴雨概率预报研究
影响中国双台风活动及其降水气候特
2017年7-8月东北地区三次极端天气过
北京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生成对前体
黄河源区积雪对冻土水热过程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对夏季高温的影响
青藏高原深对流活动特征及其对平流
青藏高原积雪对陆面过程水热输送的
高原涡多发年与少发年大气环流特征
雹暴的微物理过程观测研究
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
青藏高原周边盆地热力特征及其区域
成都地区多层逆温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AO、MJO与中国中西部降水之间的关系
同化静止卫星大气运动矢量资料对台
昆明地区混合雾的生消机理与演变特
成都一次连日夜间雷暴雨天气形成机
积云和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候的适用
青藏高原典型云降水过程的垂直结构
青藏高原切变线结构特征及其与高原
成都市空气质量与大气水汽关系的研
长汀县生态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
福州市商品房房价与地价因果关系及
分析土地储备行为对土地及房地产市
MCM-41改性三效催化剂对乙醇吸附及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侧边界及模式扰
华南与南海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特征研
银川河东机场小样本雷暴中尺度分析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于高原切变线暴雨
两种RCP情景下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高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其对地表辐射和
ENSO与IOD的联系以及对江淮梅雨的影
陕西关中地区阵风锋天气特征分析及
辽宁环渤海地区夏季微气象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降水变化对印度季风变化的
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对中国夏季降
FY-3C微波湿度计资料在西南涡降水预
基于遥感资料的南海台风降水时空分
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波能传播对长
南亚高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西
基于低频振荡的西南地区雨季降水的
全球变暖低增温情景下东亚夏季风的
基于MODIS卫星数据分析近十四年中国
近55年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
副热带西风急流不同模态和能量频散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及其异常下传研究
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关系的动力学
江西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及湖泊效应
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飑线过程分析
 
新制度主义论文 制度变迁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misszeng**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