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投资信托的兴起带来受托人忠实义务的变化 | 第13-23页 |
第一节 投资信托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8页 |
一、 信托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投资信托的起源 | 第13-15页 |
三、 投资信托的发展 | 第15-18页 |
(一) 发达国家投资信托的发展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投资信托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投资信托带来受托人忠实义务的转变 | 第18-23页 |
一、 传统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不能适用于投资信托 | 第18-21页 |
(一) 由消极持有的忠实到积极管理的忠实 | 第18-19页 |
(二) 由传统民事领域的个人忠实到现代商事领域的组织忠实 | 第19-20页 |
(三) 由无偿信托的忠实到有偿信托的忠实 | 第20-21页 |
二、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需要新的法律规则来调整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义务的比较 | 第23-32页 |
第一节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 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 第23-24页 |
二、 公平与效率价值的体现 | 第24-26页 |
三、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 | 第26页 |
第二节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与相关义务的比较 | 第26-32页 |
一、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与谨慎投资义务 | 第26-29页 |
二、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与善管的注意义务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投资信托对受托人忠实义务的要求 | 第32-39页 |
第一节 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的要求 | 第32-36页 |
一、 投资信托的商业性偏好 | 第32-33页 |
二、 投资信托的市场性偏好 | 第33页 |
三、 投资信托的利益性偏好 | 第33-34页 |
四、 投资信托的目的性偏好 | 第34-35页 |
五、 投资信托的专业性偏好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第36-39页 |
一、 《信托法》中的规定及评析 | 第36-37页 |
二、 信托公司相关法规中的规定及评析 | 第37-38页 |
三、 《刑法》中的规定及评析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投资信托受托人违反忠实义务的赔偿责任分析 | 第39-44页 |
第一节 投资信托受托人违反忠实义务的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39-41页 |
一、 受托人的侵权行为 | 第39-40页 |
二、 投资者的损害事实 | 第40页 |
三、 投资者的损害事实与受托人的侵权行为有因果联系 | 第40页 |
四、 受托人有主观过错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投资信托受托人违反忠实义务的赔偿责任范围 | 第41页 |
第三节 投资信托受托人违反忠实义务的赔偿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41-44页 |
一、 投资者的同意或者追认 | 第41-42页 |
二、 受托人已尽义务 | 第42页 |
三、 免责条款 | 第42页 |
四、 诉讼时效免责 | 第42-43页 |
五、 法院的批准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的法律构想 | 第44-51页 |
第一节 完善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的法律规定 | 第44-46页 |
一、 强化投资信托受托人的法定忠实义务 | 第44页 |
二、 明确投资信托履行受托人忠实义务的主体范围 | 第44-45页 |
三、 明确投资信托受托人的法定行为标准 | 第45-46页 |
四、 加快关于投资信托法配套法规的制定 | 第46页 |
第二节 建立投资信托受托人忠实义务内外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 第46-48页 |
一、 外部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一) 设立专门投资信托独立监察人 | 第46-47页 |
(二) 建立投资信托受托人外部信用评级机制 | 第47页 |
二、 内部监督体制 | 第47-48页 |
(一) 个体自律一投资信托受托人 | 第47-48页 |
(二) 行业自律一投资信托自律组织 | 第48页 |
第三节 健全投资信托受托人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体系 | 第48-51页 |
一、 民事责任规制 | 第48-49页 |
二、 举证责任倒置 | 第49页 |
三、 个人责任追究 | 第49-50页 |
四、 免除责任的情形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