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须癣毛癣菌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须癣毛癣菌及其毒力作用 | 第11-12页 |
1.1.2 须癣毛癣菌的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1.1.3 锌元素对须癣毛癣菌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1.1.4 ZafA基因及其同系物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2 转录组测序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传统转录组测序技术 | 第15-16页 |
1.2.2 RNA测序技术 | 第16页 |
1.2.3 RNA-Seq数据分析 | 第16-18页 |
1.3 遗传转化用双元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 | 第18页 |
1.3.2 双元载体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展望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须癣毛癣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ZafA基因的确定 | 第21-43页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2.1.1 主要试剂、菌株及仪器 | 第21-22页 |
2.1.2 试剂配置 | 第22页 |
2.2 方法 | 第22-28页 |
2.2.1 须癣毛癣菌的培养 | 第22-23页 |
2.2.2 须癣毛癣菌总RNA的提取 | 第23页 |
2.2.3 cDNA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第23-24页 |
2.2.4 数据分析及功能注释 | 第24-25页 |
2.2.5 确定与锌吸收转运相关的基因 | 第25页 |
2.2.6 qRT-PCR验证 | 第25-26页 |
2.2.7 须癣毛癣菌ZafA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第26-28页 |
2.3 结果 | 第28-39页 |
2.3.1 锌缺乏对须癣毛癣菌生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2 测序质量及组装结果 | 第29-30页 |
2.3.4 基因的基本功能注释 | 第30-34页 |
2.3.5 差异表达分析 | 第34-36页 |
2.3.6 须癣毛癣菌与锌吸收转运相关的基因 | 第36-38页 |
2.3.7 qRT-PCR验证结果 | 第38页 |
2.3.8 须癣毛癣菌ZafA基因 | 第38-39页 |
2.4 讨论 | 第39-43页 |
2.4.1 须癣毛癣菌的转录组测序 | 第39-40页 |
2.4.2 锌缺乏对须癣毛癣菌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2.4.3 须癣毛癣菌中的锌吸收相关基因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须癣毛癣菌ZafA基因转化用双元载体的构建 | 第43-54页 |
3.1 材料 | 第43-45页 |
3.1.1 主要菌株、质粒、试剂以及仪器 | 第43-44页 |
3.1.2 试剂配置 | 第44-45页 |
3.2 方法 | 第45-49页 |
3.2.1 质粒pAN7-1 的扩增 | 第45页 |
3.2.2 质粒pAN7-1 的提取 | 第45页 |
3.2.3 双元载体pDHt/SK的扩增与提取 | 第45页 |
3.2.4 双元载体pDHt/SK的双酶切 | 第45-46页 |
3.2.5 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3.2.6 高保真扩增须癣毛癣菌ZafA基因侧翼序列 | 第47页 |
3.2.7 DNA回收测序 | 第47页 |
3.2.8 高保真扩增hph基因 | 第47页 |
3.2.9 DNA回收测序 | 第47-48页 |
3.2.10 重组克隆 | 第48页 |
3.2.11 重组克隆产物的转化与鉴定 | 第48-49页 |
3.3 结果 | 第49-52页 |
3.3.1 ZafA基因侧翼片段及hph基因扩增结果 | 第49-50页 |
3.3.2 载体pDHt/ ZafAⅠ、Ⅱ::hph鉴定结果 | 第50-52页 |
3.4 讨论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 | 第62-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