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理依据 | 第9-10页 |
1.1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 | 第9页 |
1.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 | 第9-10页 |
1.3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依据 | 第10页 |
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 | 第10-12页 |
2.1 现行法律对支持起诉的立法供给明显不足 | 第10-11页 |
2.2 检察机关的双重身份造成角色冲突 | 第11页 |
2.3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现实困难 | 第11-12页 |
3 探索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12-15页 |
3.1 意思自治限制原则 | 第12-13页 |
3.1.1 意思自治限制原则的概念 | 第12页 |
3.1.2 意思自治限制原则在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体现 | 第12页 |
3.1.3 意思自治限制原则的意义 | 第12-13页 |
3.2 有限介入原则 | 第13-14页 |
3.2.0 有限介入原则的概念 | 第13页 |
3.2.1 有限介入原则在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体现 | 第13页 |
3.2.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限制性 | 第13-14页 |
3.2.2.1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方式的限制性 | 第13-14页 |
3.2.2.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阶段的限制性 | 第14页 |
3.3 穷尽救济原则 | 第14-15页 |
3.3.1 穷尽救济原则的概念 | 第14页 |
3.3.2 穷尽救济原则在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体现 | 第14页 |
3.3.3 穷尽救济原则的意义 | 第14-15页 |
3.4 支持和解、调解原则 | 第15页 |
3.4.1 支持和解、调解原则的概念 | 第15页 |
3.4.2 支持和解、调解原则在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体现 | 第15页 |
3.4.3 支持和解、调解原则的意义 | 第15页 |
4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路径设计 | 第15-19页 |
4.1 诉前程序 | 第16-18页 |
4.1.1 设置前置程序 | 第16页 |
4.1.2 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案件的受理审查 | 第16-17页 |
4.1.2.1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 第16页 |
4.1.2.2 受理支持起诉案件的原则及条件 | 第16-17页 |
4.1.2.3 检察机关决定是否受理支持起诉案件的审查内容 | 第17页 |
4.1.3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 | 第17-18页 |
4.1.3.1 法律咨询服务 | 第17页 |
4.1.3.2 提交书面意见 | 第17页 |
4.1.3.3 调取证据 | 第17页 |
4.1.3.4 物质帮助 | 第17-18页 |
4.2 诉中支持 | 第18页 |
4.2.1 出庭支持 | 第18页 |
4.2.2 诉讼中的部分实体权利 | 第18页 |
4.3 诉后支持 | 第18-19页 |
4.3.1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二审程序的衔接 | 第18-19页 |
4.3.1.1 一审判决后检察机关是否享有独立上诉权 | 第18页 |
4.3.1.2 检察机关在二审程序中的支持主体 | 第18-19页 |
4.3.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监督程序的衔接 | 第19页 |
4.3.2.1 检察机关对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错误进行监督 | 第19页 |
4.3.2.2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后对生效判决的监督 | 第19页 |
4.3.3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执行程序的衔接 | 第19页 |
5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创新 | 第19-22页 |
5.1 区分案件类型,提升支持效率 | 第20页 |
5.1.1 检察机关应当支持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类型 | 第20页 |
5.1.1.1 影响范围较大的案件 | 第20页 |
5.1.1.2 涉外的环境污染案件 | 第20页 |
5.1.1.3 跨区域的环境污染案件 | 第20页 |
5.1.2 检察机关可以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 | 第20页 |
5.2 启动奖惩机制,保证制度落到实处 | 第20-22页 |
5.2.1 建立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激励机制 | 第20-21页 |
5.2.2 建立检察机关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惩罚机制 | 第21-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