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第10-14页 |
1.2.1 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8页 |
1.3.1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3.2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的内容 | 第15页 |
1.3.3 如何为银行业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行政保护 | 第15-17页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问题分析 | 第21-37页 |
2.1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现状 | 第21-25页 |
2.1.1 银行业消费者侵权投诉情况 | 第21-22页 |
2.1.2 银行业监管部门投诉处理情况 | 第22页 |
2.1.3 银行业监管部门投诉处理趋势 | 第22-25页 |
2.2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第25页 |
2.3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5-35页 |
2.3.1 管制理念偏差 | 第25-26页 |
2.3.2 法律基础薄弱 | 第26-29页 |
2.3.3 管制能力欠缺 | 第29-32页 |
2.3.4 利益主体失衡 | 第32-33页 |
2.3.5 管制成本限制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经验借鉴 | 第37-42页 |
3.1 国外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的实践 | 第37-39页 |
3.1.1 管制理念方面 | 第37页 |
3.1.2 法律制度方面 | 第37-38页 |
3.1.3 管制能力方面 | 第38页 |
3.1.4 管制成本方面 | 第38-39页 |
3.2 启示 | 第39-41页 |
3.2.1 值得借鉴之处 | 第39-40页 |
3.2.2 不适合借鉴之处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机制构建 | 第42-51页 |
4.1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机制设计的重要因素 | 第42-45页 |
4.1.1 管制理念上注重安全性与公平性的平衡 | 第42页 |
4.1.2 立法理念上注重平等性与公平性的平衡 | 第42-43页 |
4.1.3 利益格局上注重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 第43页 |
4.1.4 监管能力上注重监管主体与措施的配备 | 第43-44页 |
4.1.5 管制成本上注重收益与成本分析 | 第44-45页 |
4.2 鸡西市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机制设计 | 第45-50页 |
4.2.1 建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的法律机制 | 第45-46页 |
4.2.2 建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利益平衡机制 | 第46-47页 |
4.2.3 建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行政救济机制 | 第47-48页 |
4.2.4 建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成本效率机制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