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31页 |
· 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11-13页 |
· EDCs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 第13-21页 |
· EDCs的定义 | 第13-14页 |
· EDCs的危害 | 第14-16页 |
· EDCs致毒机理 | 第16-17页 |
· 鱼类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 第17-19页 |
· EDCs的检测 | 第19-21页 |
· 磷酸三(2-氯丙基)酯(Tris(2-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TCPP) | 第21-22页 |
· TCPP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1-22页 |
· TCPP的毒理学研究 | 第22页 |
· 有害结局通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 AOPs) | 第22-29页 |
· AOPs的定义 | 第23-24页 |
· AOPs的功能 | 第24-25页 |
· AOPs的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9-3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创新性 | 第30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0-31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受试生物简介 | 第31-34页 |
· 试验材料 | 第31-33页 |
· 溶液配置与储存设备 | 第31页 |
· 试验动物 | 第31-33页 |
· 试验水质指标 | 第33-34页 |
第3章 TCPP和TDCPP对斑马鱼和稀有鮈鲫成鱼及胚胎的毒性效应 | 第34-54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 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34-35页 |
· 试验动物 | 第35页 |
· 试验条件 | 第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39页 |
· TCPP和TDCPP水中消解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 成鱼急性毒性试验 | 第37-38页 |
· 胚胎毒性试验 | 第38页 |
· 质量控制 | 第38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1页 |
· 水中消解试验结果 | 第39-41页 |
· 成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第41-43页 |
· 胚胎毒性试验结果 | 第43-51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TCPP对斑马鱼亚慢性毒性研究 | 第54-6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9页 |
· 主要试剂与设备 | 第54页 |
· 斑马鱼的驯养 | 第54页 |
· 斑马鱼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 第54-55页 |
· 生物指标检测方法 | 第55-5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 斑马鱼 14 d延长毒性试验结果 | 第59-60页 |
· 斑马鱼肝脏指数和性腺指数的变化 | 第60-61页 |
· 斑马鱼肝脏中VTG的含量与性腺中芳香化酶的活性 | 第61-63页 |
· 斑马鱼大脑中调控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63-65页 |
· 讨论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TCPP对斑马鱼的 21 d短期繁殖毒性 | 第68-9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4页 |
· 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68页 |
· 试验用鱼的驯养 | 第68-69页 |
· 斑马鱼 21 d短期繁殖毒性试验方法 | 第69-7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3页 |
· 斑马鱼的繁殖力与生长发育 | 第74-76页 |
·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76-79页 |
· 斑马鱼酶活与VTG的含量 | 第79-81页 |
· 斑马鱼大脑中调控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81-83页 |
· 讨论 | 第83-87页 |
·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对斑马鱼(Danio rerio)繁殖毒性有害结局通径(AOP)的建立 | 第87-9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 展望 | 第91-92页 |
· 拓宽毒性试验的范围 | 第91页 |
· 预测毒理学的发展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9页 |
附录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作者简介 | 第11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