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OFDM技术和OFDM-PON技术的研究现况 | 第13-18页 |
· OFDM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OFDM-PON技术研究现况的分析 | 第14-18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OFDM-PON系统基础 | 第21-39页 |
·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第21-25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3-25页 |
· RSOA调制器介绍 | 第25-27页 |
· RSOA的基本原理和饱和增益原理 | 第25-26页 |
· RSOA的功率增益特性 | 第26-27页 |
· 马赫增德尔调制器原理 | 第27-30页 |
· 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 马赫增德尔调制器的非线性原理 | 第28-30页 |
· OFDM-PON系统介绍 | 第30-36页 |
· PON基础理论介绍 | 第30-32页 |
· OFDM-PON的基本结构 | 第32-34页 |
· OFDM-PON的系统实现 | 第34-36页 |
· OBI的避免方法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RSOA调制的 32QAM OFDM-PON系统 | 第39-57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基于RSOA和 32QAM OFDM-PON通信系统 | 第40-45页 |
· 基于RSOA和 32QAM OFDM-PON通信系统结构 | 第40-43页 |
· 基于RSOA和 32QAM OFDM-PON通信系统仿真结构 | 第43-45页 |
· 系统的基本参数设置 | 第45-48页 |
· 上行传输系统性能研究 | 第48-54页 |
· 上行传输系统信号分析 | 第48-51页 |
· 激光器线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频谱间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 正交调制器增益对系统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 下行传输系统性能研究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ICI的判决辅助加时域近似算法在上行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68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相位噪声对OFDM系统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判决辅助加时域近似算法对ICI的消除方案 | 第60-64页 |
· 判决辅助加时域近似算法理论 | 第60-62页 |
· 判决辅助加时域近似算法流程 | 第62-64页 |
· 判决辅助加时域近似算法在基于RSOA和 32QAM OFDMA-PON上行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