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市场视角下移动即时通信行业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0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
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
页 | 二、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2
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20
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
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20
页 | 四、创新 | 第20-21
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21
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21-23
页 | 第二章 移动即时通信行业特性分析 | 第23-29
页 | 一、双边市场的定义及其特征 | 第23-24
页 | 二、移动即时通信行业的双边市场特性分析——正网络外部性的双边市场 | 第24-25
页 | 三、影响移动即时通信行业互联互通相关因素分析 | 第25-29
页 | 第三章 模型的构建及其结论 | 第29-49
页 | 一、模型的假设及其设定 | 第29-31
页 | 二、基本非对称双边平台互联互通模型 | 第31-38
页 | 三、移动即时通信行业应用双边平台互联互通模型 | 第38-44
页 | (一) 考虑自网络效应 | 第38-41
页 | (二) 考虑兼容性参数 | 第41-44
页 | 四、结论 | 第44-49
页 | 第四章 对策建议 | 第49-52
页 | 一、积极采用更为清晰透明的互联接入费机制,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 第49
页 | 二、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移动即时通信系统发展,解决接口标准问题 | 第49-50
页 | 三、移动即时通信厂商应该关注其平台匹配效率和差异化竞争 | 第50
页 | 四、跟随性即时通信厂商应该努力提高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来促进平台间的互联互通 | 第50-52
页 | 致谢 | 第52-54
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
页 | 附录 | 第5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