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串补接入后对系统及保护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串补线路保护方案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串补线路暂态特性分析 | 第16-49页 |
· 电流反向现象分析 | 第16-30页 |
· 三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电流特性分析 | 第16-18页 |
· 三相经高阻接地故障时电流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 不对称短路故障电流特性分析 | 第19-25页 |
· 相邻线路故障时的电流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 特高压系统安装串联补偿后电流反向特性小结 | 第27-28页 |
· 仿真验证 | 第28-30页 |
· 电压反向现象分析 | 第30-38页 |
· K1处发生三相金属性故障MN段电压反向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 K1处发生三相金属性故障NP段电压反向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 K2处发生三相金属性故障NP段电压反向情况分析 | 第32页 |
· K2处发生三相金属性故障MN段电压反向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 不对称短路故障下电压反向分析 | 第34-35页 |
· 特高压系统安装串联补偿后电压反向特性小结 | 第35-36页 |
· 仿真验证 | 第36-38页 |
· 低频分量分析 | 第38-45页 |
· K1处三相金属性故障时低频分量分析 | 第38-41页 |
· K2处三相金属性故障时低频分量分析 | 第41-42页 |
· 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的低频分量分析 | 第42-43页 |
· 特高压系统安装串联补偿后低频分量特性小结 | 第43-45页 |
· 仿真验证 | 第45页 |
· 高频分量分析 | 第45-48页 |
· 串补线路高频分量的分析 | 第45-48页 |
· 仿真验证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串补接入对现有保护的影响 | 第49-60页 |
· 纵联差动保护 | 第49-52页 |
·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 第49-50页 |
· 分相电流差动应用在特高压串补线路上的问题 | 第50-52页 |
· 距离保护 | 第52-58页 |
· 串补装置对第Ⅰ类距离继电器的影响 | 第52-54页 |
· 串补装置对第Ⅱ类距离继电器的影响 | 第54-57页 |
· 串补装置对工频变化量继电器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现有保护评价及解决方案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适应于特高压串补线路的保护新算法 | 第60-81页 |
· 利用单端信息进行距离保护时常见的问题 | 第60-61页 |
· 串补装置基本特性 | 第61-63页 |
· 串补装置阻抗特性 | 第61-62页 |
· MOV导通时间 | 第62-63页 |
· 解决母线侧PT造成的距离保护问题的保护算法 | 第63-74页 |
· 采用母线侧PT时保护误动作情况 | 第63-64页 |
· 针对2区拒动的解决方法 | 第64页 |
· 针对4区误动的解决方法 | 第64-69页 |
· 对过渡电阻的适应性分析 | 第69-71页 |
· 解决母线侧保护装置造成的距离保护问题的保护配置方案 | 第71-72页 |
· 仿真验证 | 第72-74页 |
· 解决线路侧PT造成的距离保护问题的保护算法 | 第74-80页 |
· 采用母线侧PT时保护误动作情况 | 第74页 |
· 克服保护误动的算法新原理 | 第74-76页 |
· 对过渡电阻的适应性分析 | 第76-78页 |
· 解决线路侧保护装置造成的距离保护问题的保护配置方案 | 第78页 |
· 仿真验证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附录1 PSCAD特高压串补系统 | 第86-88页 |
附录2 PSCAD特高压串补系统参数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