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和谐论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的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人水关系和谐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框架及评价体系 | 第20-26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体系 | 第20-22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21-22页 | ·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26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22-23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 第23-25页 | ·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6页 | 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26-36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指标体系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 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 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29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1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方法 | 第31-36页 | · 综合指数评价法 | 第31-32页 | · 数值无量纲化 | 第32-33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6页 | 4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的应用 | 第36-53页 | · 内蒙古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社会特点及分析 | 第36-39页 | · 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 | 第36-39页 |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39页 | · 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水情特点及分析 | 第39-45页 | · 水系特征 | 第39-40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第40-45页 | · 基于量化和谐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53页 |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水和谐”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48页 | · 指标子和谐度模型的建立 | 第48-53页 | 5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53-63页 | ·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子和谐度HS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水资源与利用保障系统指标子和谐度HU的计算及结构分析 | 第55-57页 | · 水资源与环境生态系统指标子和谐度HE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和谐度wH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6 基于量化和谐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度预测分析 | 第63-70页 | · 和谐论理论框架及其量化方法 | 第63-65页 | · 和谐论涵义 | 第63页 | · 和谐度量化 | 第63-64页 | · 和谐度等级的划分 | 第64-65页 | · 区域应用研究 | 第65-69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65-66页 | · 和谐度计算 | 第66-68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7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 第70-72页 | ·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70页 | · 实施污水总量控制,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 | 第70页 | · 大力实施节水措施,积极发展循环用水工业 | 第70页 | ·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 第70-71页 | · 以区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 第71页 | · 实现水资源“零排放”,加快供水保障体系建设 | 第71页 | · 加快骨干型水利工程建设 | 第71-72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72-75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建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