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管理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0
页 | 1 绪论 | 第10-21
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
页 | ·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 第10-11
页 | · 养老保险金缺口巨大 | 第11
页 | · 企业年金规模逐年递增 | 第11-12
页 | · 国家政策支持 | 第12
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4
页 | · 缓解基本养老保险金压力的需要 | 第12
页 | · 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 第12-13
页 | · 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 第13
页 | · 有助于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追求效率 | 第13-14
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9
页 | · 国外企业年金投资典型理论 | 第14-15
页 | · 国内企业年金投资理论研究 | 第15-19
页 | · 研究方案 | 第19-20
页 | · 研究目标 | 第19
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
页 |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重难点 | 第19-20
页 |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0-21
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
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
页 | 2 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管理理论研究 | 第21-30
页 | · 企业年金相关概念 | 第21-23
页 | · 企业年金 | 第21
页 | · 企业年金计划 | 第21-22
页 | · 企业年金基金 | 第22
页 | · 企业年金投资 | 第22-23
页 | · 企业年金投资基础理论 | 第23-26
页 | · 风险分散理论 | 第23
页 |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3-26
页 | · 企业年金投资的目标和原则 | 第26-27
页 | · 企业年金投资模式选择 | 第27
页 | · 企业年金投资工具 | 第27-30
页 | 3 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管理的国际经验 | 第30-40
页 | · 企业年金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 第30-31
页 | · 国外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先进经验 | 第31-36
页 | · 国外企业年金投资工具的选择 | 第31-32
页 | · 国外企业年金税制 | 第32-34
页 | · 国外企业年金监管制度 | 第34-36
页 | · 国外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经验教训 | 第36-40
页 | · 案例引入 | 第37-39
页 | · 教训与启示 | 第39-40
页 | 4 中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现状分析 | 第40-49
页 | ·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概况 | 第40-41
页 | · 总量 | 第40
页 | · 行业发展快于地方,水平高于地方 | 第40-41
页 | · 经济水平决定年金发展水平 | 第41
页 | · 国企参保积极性高 | 第41
页 | ·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演变 | 第41-43
页 | · 企业年金制度的探索阶段(1991-2000年) | 第41-42
页 | · 企业年金制度的试点阶段(2000-2003年) | 第42-43
页 | · 企业年金制度整体框架初步形成(2004年至今) | 第43
页 | · 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模式的演变 | 第43-45
页 | · 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模式选择及业务流程 | 第45-49
页 | · 适合中国国情的几种模式 | 第45-46
页 | · 委托投资模式下投资的主体及流程 | 第46-49
页 | 5 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4
页 | · 金融市场不完善,投资工具少,风险收益不对称 | 第50
页 | · 法律法规滞后,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0-52
页 | ·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52
页 | · 面临混业经营的挑战 | 第52-54
页 | 6 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管理的建议 | 第54-62
页 | · 增加投资工具的选择,合理安排投资组合,平衡风险和收益 | 第54-57
页 | ·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发展 | 第57-58
页 | · 完善法律法规和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 第58-60
页 | · 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平稳过渡 | 第60-62
页 | 7 结论 | 第62-64
页 | · 基本观点 | 第62
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2-63
页 |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63-64
页 | 致谢 | 第64-65
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
页 | 附录 | 第6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