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脱落酸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脱落酸 | 第11页 |
· 脱落酸信号转导网络 | 第11-14页 |
· ABA对植物抗逆境胁迫的作用 | 第14页 |
2 蔗糖非酵解蛋白激酶 | 第14-22页 |
· 植物SnRK蛋白激酶家族的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 SnRK蛋白激酶家族相关功能 | 第16-21页 |
· SnRK蛋白激酶家族的总结及展望 | 第21-22页 |
3 活性氧(ROS) | 第22-23页 |
· ROS的产生 | 第22-23页 |
· ROS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3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ABA与H_2O_2诱导下水稻叶片SAPK8~10基因表达与激酶活性的研究 | 第25-35页 |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25-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 材料 | 第26-27页 |
· 方法 | 第27-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RNA纯度检测 | 第29页 |
· 外源ABA处理下水稻叶片中SAPK8~10基因表达时间进程 | 第29-30页 |
· 外源ABA处理下水稻叶片中SAPK8~10激酶活性的时间进程与浓度效应分析 | 第30-32页 |
· 外源H_2O_2处理下水稻叶片中SAPK8~10激酶活性的时间进程与浓度效应分析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SAPK8~10基因的瞬时表达与沉默对Osrboh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5-45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35-3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6-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 水稻原生质体RNA的提取 | 第39页 |
· 过表达SAPK8~10不影响OsrbohB&E表达量 | 第39-40页 |
· 干扰SAPK8~10对OsrbohB&E表达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水稻SAPK8~10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 第45-55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45-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 真核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第46-49页 |
· 水稻原生质体提取 | 第49-50页 |
· 质粒提取 | 第50页 |
· PEG介导转化原生质体 | 第50页 |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50页 |
· pXZP008-SAPK8~10载体构建 | 第50-51页 |
· 水稻原生质体的提取 | 第51页 |
· SAPK8~10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亚细胞定位 | 第51-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SAPKs与Osrbohs之间的互作关系分析 | 第55-61页 |
摘要 | 第55页 |
Abstract | 第55-5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6-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 SAPKs与Osrbohs基因CDS编码区与YFP~N和YFP~C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57-58页 |
· BiFC验证SAPKs与Osrbohs的关系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1 研究小结 | 第61页 |
2 创新之处 | 第61页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与投送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