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6
页 |
目录 | 第6-10
页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第10-13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
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3-17
页 |
一、概念释义及基本特征 | 第13-16
页 |
二、小户型高层公寓在我国大城市中心区的热销 | 第16-17
页 |
三、课题来源 | 第17
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范围和目的 | 第17-21
页 |
一、小户型高层公寓在大城市中心区存在的必要性 | 第17-20
页 |
二、研究的范围 | 第20-21
页 |
三、研究的目的 | 第21
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1-23
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1
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2
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22-23
页 |
第二章 影响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设计的要素 | 第23-27
页 |
第一节 客观要素 | 第23-25
页 |
一、相关政策、规范影响 | 第23
页 |
二、经济条件的影响 | 第23-24
页 |
三、地理、气候、人文因素的影响 | 第24
页 |
四、功能制约 | 第24
页 |
五、材料、技术、施工的影响 | 第24-25
页 |
第二节 主观要素 | 第25-27
页 |
一、购房者 | 第25
页 |
二、开发商、策划机构 | 第25-26
页 |
三、建筑师 | 第26-27
页 |
第三章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在我国的发展之路 | 第27-39
页 |
第一节 住房商品化条件下的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设计 | 第27-30
页 |
一、机遇与挑战 | 第27-28
页 |
二、由住房商品化带来的关注焦点 | 第28-30
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发展演变 | 第30-35
页 |
一、从“非常宿舍”到“酒店式公寓” | 第30-33
页 |
二、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分类 | 第33-35
页 |
第三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 第35-39
页 |
一、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6
页 |
二、对策与优化 | 第36-37
页 |
三、商与住的矛盾 | 第37-39
页 |
第四章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 第39-46
页 |
第一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 | 第39
页 |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 第39-41
页 |
一、建筑内部环境 | 第39-40
页 |
二、建筑外部环境 | 第40
页 |
三、建筑外观造型 | 第40-41
页 |
第三节 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解决具体问题 | 第41-46
页 |
一、邻里交往 | 第41-43
页 |
二、安全保障 | 第43-44
页 |
三、居住感受 | 第44
页 |
四、个性需求 | 第44-46
页 |
第五章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内部空间设计 | 第46-67
页 |
第一节 标准层平面布局 | 第46-52
页 |
一、标准层平面布局形式演变的动因 | 第46
页 |
二、标准层平面布局的设计原则 | 第46-48
页 |
三、常见的标准层平面布局形式 | 第48-51
页 |
四、实例点评 | 第51-52
页 |
第二节 核心筒设计 | 第52-55
页 |
一、核心筒的作用和位置 | 第52-53
页 |
二、核心筒各组成要素设计 | 第53-55
页 |
第三节 套内设计 | 第55-65
页 |
一、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套内设计原则 | 第55-56
页 |
二、套内基本功能单元的设计要点 | 第56-59
页 |
三、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套内空间尺度调适 | 第59-62
页 |
四、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适应性设计 | 第62-65
页 |
五、全装修房在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中的应用 | 第65
页 |
第四节 非居住部分的设计 | 第65-67
页 |
一、配套服务设施 | 第65-66
页 |
二、车库 | 第66
页 |
三、地下部分 | 第66-67
页 |
第六章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外部空间及造型设计 | 第67-88
页 |
第一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外部空间发展状况及特征 | 第67-68
页 |
一、现有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外部空间发展状况 | 第67-68
页 |
二、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外部空间特征 | 第68
页 |
第二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 | 第68-72
页 |
一、坚持整体性原则 | 第69
页 |
二、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 第69-70
页 |
三、复合性与人性并重 | 第70-72
页 |
第三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 第72-76
页 |
一、通过连续的界面围合空间 | 第72
页 |
二、适宜的尺度处理 | 第72-73
页 |
三、层次与序列 | 第73
页 |
四、内外空间的转换和过渡 | 第73-74
页 |
五、景观要素的设计 | 第74-76
页 |
第四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造型设计 | 第76-84
页 |
一、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造型设计的意义 | 第76
页 |
二、建筑整体形象塑造 | 第76-79
页 |
三、造型要素设计 | 第79-84
页 |
第五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外界面与表皮 | 第84-88
页 |
一、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外界面与表皮的组成 | 第84-86
页 |
二、生态型表皮 | 第86-88
页 |
第七章 实例点评与展望 | 第88-96
页 |
第一节 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实例点评 | 第88-94
页 |
一、上海中兴财富国际公寓 | 第88-91
页 |
二、大连经典生活 | 第91-94
页 |
第二节 对城市中心区小户型高层公寓的展望 | 第94-96
页 |
第八章 我的设计实例:大连名仕国际大厦 | 第96-107
页 |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第96-97
页 |
一、大连概况 | 第96-97
页 |
二、建设场地概况 | 第97
页 |
第二节 大连名仕国际大厦设计 | 第97-105
页 |
一、工程概况 | 第98-99
页 |
二、场地分析与总平面布置 | 第99-100
页 |
三、内部空间设计 | 第100-103
页 |
四、外部空间与造型设计 | 第103-105
页 |
第三节 对大连名仕国际大厦的进一步优化 | 第105-107
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
页 |
附图A 名仕国际大厦外观一 | 第110-111
页 |
附图B 名仕国际大厦外观二 | 第111-112
页 |
附图C 名仕国际大厦外观三 | 第112-113
页 |
附图D 名仕国际大厦外观效果图 | 第113-114
页 |
附图E 名仕国际大厦实景照片(室外) | 第114-115
页 |
附图F 名仕国际大厦实景照片(室内) | 第115-116
页 |
附图G 名仕国际大厦总平面图、地下1层平面图 | 第116-117
页 |
附图H 名仕国际大厦1层、2层平面图 | 第117-118
页 |
附图I 名仕国际大厦3层、4层平面图 | 第118-119
页 |
附图J 名仕国际大厦标准层平面图 | 第119-120
页 |
附图K 名仕国际大厦27层、28层平面图 | 第120-121
页 |
附图L 名仕国际大厦剖面图 | 第121-122
页 |
附图M 名仕国际大厦节点详图 | 第122-123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3-124
页 |
后记及致谢 | 第124-126
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2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