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7
页 |
1 引言 | 第7-11
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7
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
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
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
页 |
· 森林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 第9-10
页 |
·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机理研究 | 第10-11
页 |
· 森林水源涵养效益功能评价研究 | 第11
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1-14
页 |
· 历史变迁对贺兰山的影响 | 第11-12
页 |
· 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 | 第12
页 |
· 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 | 第12-14
页 |
· 气候条件 | 第12
页 |
· 土壤类型 | 第12-13
页 |
· 林地资源 | 第13
页 |
· 动物资源 | 第13
页 |
· 矿产资源 | 第13-14
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4
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
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林下枯落物的影响 | 第14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林下土壤层的影响 | 第14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调蓄水源能力的影响 | 第14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森林系统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的影响 | 第14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影响下水源涵养各指标的变化趋势 | 第14
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
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5-32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林下枯落物层的影响 | 第15-21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林下枯落物层的水文作用 | 第15-18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林下枯落物层蓄水能力影响及评价 | 第18-21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林下土壤层物理性状影响及评价 | 第21-25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林下土壤层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21-23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土壤层蓄水能力影响及评价 | 第23-25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调蓄水源能力的影响 | 第25-30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明水区域出水情况的影响 | 第25-29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森林调蓄水源能力的影响 | 第29-30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对贺兰山西坡森林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的影响 | 第30-32
页 |
· 森林水源涵养经济价值核算的原理与方法 | 第30
页 |
· 自来水市场价格法计算森林水源涵养价值 | 第30-31
页 |
· 水利工程影子替代法计算森林水源涵养价值 | 第31-32
页 |
· 森林涵养水源经济价值核算小结 | 第32
页 |
5 结论 | 第32-33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有效促进封育区林下枯落物的蓄积和蓄水能力的提高 | 第32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和土壤层蓄水能力的提高 | 第32-33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实施提高了明水区域的出水率和贺兰山地区供水能力 | 第33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实施增加了森林水源涵养经济价值 | 第33
页 |
· 退牧还林封育工程是水源涵养林恢复的重要途径 | 第33
页 |
6 讨论 | 第33-35
页 |
· 解决林牧矛盾 | 第33-34
页 |
· 封育抚育管理 | 第34
页 |
· 经济价值核算 | 第34
页 |
· 水源涵养因子有待进一步调查 | 第34-35
页 |
致谢 | 第35-36
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
页 |
作者简介 | 第3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