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程制订政策执行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表目录 | 第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第12-13页 | 2. 政策执行评估 | 第13页 | 3. 大学章程 | 第13-14页 | 4. 《高等教育法》 | 第14页 | 5. 大学规章制度 | 第14-15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 《纲要》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 大学章程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五)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 第18-19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研究范围 | 第19页 | (六)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二、相关理论探讨及评估架构的建立 | 第21-32页 | (一) 政策执行评估理论 | 第21-26页 | 1. 政策评估理论的演进 | 第21-23页 | 2. 政策执行评估内涵及功能 | 第23-24页 | 3. 政策执行模式演进及影响政策执行力因素 | 第24-26页 | (二) 顾客导向理论 | 第26-27页 | (三) 评估架构建立 | 第27-32页 | 1. 本研究评估类型的确立 | 第27页 | 2. 顾客导向的确立 | 第27-28页 | 3. 评估指标的建立 | 第28-29页 | 4. 评估指标建立的理由 | 第29-30页 | 5. 评估架构 | 第30-32页 | 三、《纲要》的性质和政策执行的特点 | 第32-41页 | (一) 《纲要》的性质 | 第32-37页 | 1. 制度、政策及软法的概念及三者关系 | 第32-36页 | 2. 《纲要》的性质:既是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又是一部具有约束力的软法 | 第36-37页 | (二) 《纲要》执行特点及影响 | 第37-41页 | 1. 目标的多样性 | 第37页 | 2. 执行者的广泛性 | 第37-38页 | 3. 执行环节的灵活性 | 第38-39页 | 4. 影响的有限性 | 第39-41页 | 四、大学章程执行评估 | 第41-56页 | (一) 深度访谈研究设计 | 第41-45页 | 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41-42页 | 2. 访谈大纲的规划 | 第42-44页 | 3. 深度访谈实施 | 第44-45页 | 4. 访问资料的整理 | 第45页 | (二) “政策认知与传递”的看法 | 第45-49页 | 1. 对章程理解 | 第46-49页 | 2. 对章程的传递 | 第49页 | (三) “政策认同与执行意向”的看法 | 第49-52页 | 1. 多数受访者认同章程的价值,但未必愿意参与、关注 | 第50-51页 | 2. 多数人员认为机关主管态度决定章程执行能否落实 | 第51页 | 3. 参与学校事务管理中,教师积极性没有学生高 | 第51-52页 | (四) “政策目的达成度”的看法 | 第52-55页 | 1. 试点学校章程建设成效 | 第53页 | 2. 大学章程文本建设总体水平不高 | 第53-54页 | 3. 大学章程的实施效果不佳 | 第54-55页 | (五) 小结 | 第55-56页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56-67页 | (一) 主要发现 | 第56-61页 | 1.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对章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外部宏观环境对章程支持不够 | 第56-57页 | 2. 大学本身对章程认识不足,导致对章程制定缺乏自觉性 | 第57-58页 | 3. 章程建设水平较几年前有进步,但仍有待提高 | 第58-59页 | 4. 《高等教育法》修改之前,根本不存在章程的制定空间 | 第59页 | 5. 强化监督机制,可以弥补法律不足 | 第59-60页 | 6. 《纲要》具有相当引导力,但强制力不够 | 第60-61页 | (二) 完善我国大学章程的对策研究 | 第61-67页 | 1. 提高对大学章程重要性的认识 | 第61-63页 | 2. 完善文本建设,章程制定应兼顾教育改革过程与改革成果规范的统一 | 第63-65页 | 3. 完善大学章程配套机制 | 第65页 | 4. 修改《高等教育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第65-66页 | 5. 落实是关键,监督是保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A:建设大学章程评估访谈提纲 | 第71-75页 | 附录B:访谈记录 | 第75-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