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7-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性 | 第7-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9-13页 |
第二章 喜忧参半:新型社区中失地农民群体城市适应现状 | 第13-15页 |
2.1 撤村并居:举国上下轰轰烈烈的新型社区建设 | 第13-14页 |
2.2 实地探访:山东省枣庄市“YA新型社区”概况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城市适应: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解构阵痛与重塑困境 | 第15-28页 |
3.1 社会资本:诠释中国社会变迁过程的最新理论视角 | 第15-17页 |
3.2 大势所趋: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转型的现实意义 | 第17-20页 |
3.3 解构与重塑:YA社区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转型与城市适应 | 第20-28页 |
第四章 原因探析:社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4.1 客观方面原因 | 第29-30页 |
4.2 主观方面原因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促进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路径选择 | 第31-35页 |
5.1 政府主导下的正式性制度完善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政治保障 | 第31-32页 |
5.2 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完善社区功能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物质基础 | 第32-33页 |
5.3 大力推进社会组织成立与发展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内在动力 | 第33-34页 |
5.4 促进居民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关键 | 第34-3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35-3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35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