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大学生部落文化的交往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微信与大学生部落文化 | 第16-22页 | 一、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发展历程与传播特性 | 第16-19页 | (一)微信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二)微信的传播特点 | 第17-19页 | 二、当代大学生的部落文化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大学生部落文化在微信传播下存在的现象 | 第22-27页 | 一、传播方式 | 第22页 | 二、基于微信的大学生部落文化 | 第22-25页 | (一)大学生部落文化是以共享的情感或符号为联系基础 | 第23页 | (二)没有统治者的部落 | 第23-24页 | (三)部落存在的脆弱性 | 第24-25页 | 三、探究微信传播下大学生部落文化的成因 | 第25-27页 | (一)基于网络的虚拟社区 | 第25页 | (二)关系维度和功能维度 | 第25-26页 | (三)社会资本的培育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采访调查 | 第27-34页 | 一、专业划分 | 第27-28页 | 二、“微龄”调查 | 第28页 | 三、微信的依赖性 | 第28-29页 | 四、部落化的微信群 | 第29-31页 | 五、微信部落文化的传播影响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微信传播下大学生部落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34-49页 | 一、谣言并不止于智者,微信传递下的“大耳”部落 | 第34-37页 | (一)谣言的决定公式 | 第35页 | (二)微信“大耳”一族的特性 | 第35-37页 | 二、小赌并不怡情,基于微信平台的“赌徒”一族 | 第37-40页 | (一)微信赌博的分类 | 第39页 | (二)微信赌博的特性 | 第39-40页 | 三、色情终是隐患,隐匿在微信角落里的不良信息 | 第40-43页 | (一)大学生性意向发展的特点 | 第41页 | (二)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特点 | 第41-42页 | (三)需要的补偿 | 第42-43页 | 四、攀比是心理贫穷的标志,心高气傲的“精英”部落 | 第43-46页 | (一)导致攀比的心理成因 | 第44页 | (二)攀比的心理危害 | 第44-45页 | (三)大学生看待攀比行为的态度 | 第45-46页 | 五、时刻离不开手机,微信依赖的“低头族” | 第46-49页 | (一)微信“低头族”的特点 | 第46-47页 | (二)“微信依赖症”的成因 | 第47页 | (三)“微信依赖症”对于大学生的危害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微信传播下大学生部落文化负效应的解决路径 | 第49-56页 | 一、科学知识才是根本,谣言止于“治者” | 第49-51页 | 二、认清赌博危害,拒绝赌博恶习 | 第51-52页 | 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 第52-53页 | 四、树立正确心理价值观 | 第53-54页 | 五、世界那么大,去看看吧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资料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