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文学思想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王充及其《论衡》 | 第11-17页 | · 王充其人及其思想渊源 | 第11-14页 | · 《论衡》的主旨 | 第14-17页 | 2 疾虚妄以求真美——王充对汉代文学传统的反思 | 第17-25页 | · 疾之所指,何为虚妄 | 第17-20页 | · 虚假之言,虚夸(夸饰)之言,流俗之言 | 第17-19页 | · 汉代经学、文学当中的虚妄之风 | 第19-20页 | ·“疾虚妄”的文学内涵 | 第20-25页 | ·“文质”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 | 第20-22页 | · 强调文章的现实功用——有补于世,劝善惩恶 | 第22-25页 | 3 文儒胜世儒——王充《论衡》中的文人观念 | 第25-36页 | · 《论衡》对文士的分类 | 第25-30页 | · 文吏与世儒 | 第25-27页 | · 世儒与文儒 | 第27-28页 | · 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 第28-30页 | · 王充文人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价值 | 第30-36页 | · 汉代学术传统对王充文人观念的塑造 | 第30-32页 | · 两汉之际文人观念的嬗变对王充文人观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王充文人观念的价值 | 第34-36页 | 4 作、述、论——王充《论衡》中的文学创作观念 | 第36-40页 | · 作、述、论的内涵 | 第36-37页 | ·“论”之提出与汉代文学创作观念的演变 | 第37-38页 | · 《论衡》之“论”的理论价值 | 第38-40页 | 5 王充“文学观念”对后世的影响 | 第40-43页 | · 文章独创性的提倡 | 第40-41页 | · 对“贵古贱今”传统文学观念的破除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