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2002年至2012年多党合作制思想的背景 | 第15-25页 |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 | 第15-16页 |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 第16-18页 |
三、西方政党制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四、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冲击 | 第20-22页 |
五、民主党派现状不容乐观 | 第22-25页 |
第二章 2002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制的贡献 | 第25-37页 |
一、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 | 第25-27页 |
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第27-29页 |
三、扩大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渠道,推进民主建设进程 | 第29-31页 |
四、提出“同心思想”,夯实多党合作基础 | 第31-34页 |
五、进一步界定无党派人士,深化合作共事意识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关于多党合作制思想的思考 | 第37-47页 |
一、2002年至2012年多党合作制思想的时代特征 | 第37-40页 |
(一) 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37-38页 |
(二) 更加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本质要求 | 第38-39页 |
(三) 多党合作制法制化不足 | 第39-40页 |
二、坚持与完善多党合作制的路径 | 第40-47页 |
(一)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是坚持与完善多党合作制的前提 | 第40-42页 |
(二) 加强参政党建设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基础 | 第42-44页 |
(三)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保障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