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方法及新颖之处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 新颖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 第17-33页 |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 第17-23页 |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 第17-20页 |
(二) 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 | 第20-23页 |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 第23-26页 |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 第23-24页 |
(二)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第24-25页 |
(三)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 第25-26页 |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 第26-28页 |
(一) 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 | 第27-28页 |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减少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扰 | 第28页 |
四、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必要性 | 第28-33页 |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准备 | 第29-30页 |
(二)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50页 |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健康状况 | 第33-36页 |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认知状况存在偏差 | 第33-34页 |
(二) 大学生择业就业价值取向趋于单一 | 第34-35页 |
(三) 大学生职业生涯期望目标过于偏高 | 第35-36页 |
(四) 大学生择业就业心态方面存在障碍 | 第36页 |
二、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 第36-39页 |
(一) 择业心理处于焦虑状态 | 第37页 |
(二) 择业自我定位缺乏主见 | 第37-38页 |
(三) 择业方向选择急躁盲目 | 第38-39页 |
(四) 择业人际沟通能力欠缺 | 第39页 |
三、 大学生择业中心理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50页 |
(一) 社会因素 | 第40-42页 |
(二) 学校因素 | 第42-43页 |
(三) 家庭因素 | 第43-46页 |
(四) 个人因素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及实现 | 第50-66页 |
一、 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第51-56页 |
(一) 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 第52-53页 |
(二)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第53-54页 |
(三) 提供职业技能训练机会,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 第54-56页 |
二、 提高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 | 第56-60页 |
(一) 克服择业怕苦心理,培养吃苦耐劳品质 | 第57-58页 |
(二) 摆脱择业自卑心理,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 第58-59页 |
(三) 拒绝择业冷漠心理,激发对工作的热情 | 第59-60页 |
三、 引导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实现自我价值 | 第60-66页 |
(一) 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 第61-62页 |
(二) 推动大学生的自主创业 | 第62-64页 |
(三) 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