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Abstract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与实际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意义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2-27页 |
· 项目管理 | 第12-13页 |
· 项目 | 第12页 |
· 项目管理 | 第12-13页 |
· 项目质量管理 | 第13-17页 |
· 质量及质量管理 | 第13-14页 |
· 项目质量 | 第14页 |
· 项目质量形成过程 | 第14-15页 |
· 项目质量管理 | 第15-17页 |
· 项目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 第17-25页 |
· 质量功能展开(QFD) | 第17-20页 |
·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 | 第20-22页 |
· 制程能力指数Cpk | 第22-25页 |
· 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第25-27页 |
第3章 IC公司产品及进水阀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总结 | 第27-32页 |
· IC公司及产品介绍 | 第27-28页 |
· IC公司 | 第27页 |
· IC公司产品 | 第27-28页 |
· IC公司进水阀现有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第28-30页 |
· IC公司进水阀现有产品质量现状 | 第28-29页 |
· IC公司进水阀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第29-30页 |
· IC公司进水阀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问题总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项目质量管理在IC公司新产品开发中的模型建立 | 第32-50页 |
· IC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 | 第32-37页 |
· IC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过程再定义 | 第32-33页 |
· 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定义 | 第33-36页 |
· 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的实施工具与方法 | 第36-37页 |
· 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质量策划阶段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37-42页 |
· 质量功能展开QFD1-客户需求&产品要求 | 第37-38页 |
· 质量功能展开QFD2-产品要求&产品功能特性 | 第38-40页 |
· 质量功能展开QFD3-产品功能特性&零部件特征 | 第40-41页 |
· 质量功能展开QFD4-零部件特征&工艺特性 | 第41-42页 |
· 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质量保证阶段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42-47页 |
· IC公司产品设计FMEA分析模板(DFMEA) | 第42-45页 |
· IC公司过程FMEA分析模板(PFMEA) | 第45-47页 |
· 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质量控制阶段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 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应用Cpk来监控功能特性 | 第47-48页 |
· 过程设计阶段利用Cpk来监控过程的稳定性 | 第48页 |
· IC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48-50页 |
第5章 项目质量管理模型在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中的应用 | 第50-66页 |
· IC公司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开发项目 | 第50-52页 |
· IC公司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开发项目介绍 | 第50-51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分析 | 第51-52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策划过程 | 第52-60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策划中QFD1的应用 | 第52-54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策划中QFD2的应用 | 第54-56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策划中QFD3的应用 | 第56-58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策划中QFD4的应用 | 第58-60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保证过程 | 第60-64页 |
· Hydra APAC水阀产品设计质量保证中DFMEA的应用 | 第60-62页 |
· Hydra APAC水阀自动线过程设计质量保证中PFMEA的应用 | 第62-64页 |
· Hydra APAC水阀新产品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 第64-66页 |
· Hydra APAC水阀产品设计验证过程质量控制中Cpk的应用 | 第64-65页 |
· Hydra APAC水阀自动线过程验证质量控制中Cpk的应用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 本文的研究总结 | 第66页 |
· 工程意义 | 第66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