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导论 | 第14-23页 |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之立法史略 | 第14-18页 |
(二)海外国家和地区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规定 | 第18-20页 |
1.海外国家和地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刑法规定 | 第18-19页 |
2.我国与海外国家和地区有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规定的区别 | 第19-20页 |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罪名确立 | 第20-23页 |
1.罪名的概念 | 第21页 |
2.罪名确立的原则 | 第21页 |
3.有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罪名确立的合理性探析 | 第21-23页 |
(四)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概念及特点 | 第23页 |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 第23-38页 |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方面要件分析 | 第23-27页 |
1.本罪自然人犯罪主体 | 第23-24页 |
2.本罪单位犯罪主体 | 第24-25页 |
3.建筑业中“三角债务关系”犯罪主体的确定 | 第25-27页 |
(二)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观方面要件进行分析 | 第27-34页 |
1.对基本行为要求的理解 | 第27-28页 |
2.对“数额较大”的理解 17 | 第28-30页 |
3.对程序要求——“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具体含义的探析 | 第30-33页 |
4.对本罪结果加重犯之“严重后果”的理解 | 第33-34页 |
(三)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方面要件分析 | 第34-36页 |
1.本罪基本罪的罪过形式分析 | 第35页 |
2.本罪重罪的罪过形式分析 | 第35-36页 |
(四)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体方面要件分析 | 第36-38页 |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司法适用中的几个疑难问题探究 | 第38-43页 |
(一)一罪与数罪的问题 | 第38-40页 |
1.何谓“黑保安”? | 第38页 |
2.对组织“黑保安”抗拒支付劳动报酬致人伤亡行为的定性。 | 第38-40页 |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界限 | 第40-42页 |
1.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 第40页 |
2.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 第40-41页 |
3.本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界限 | 第41-42页 |
4.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 第42页 |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未完成形态研究 | 第42-43页 |
1.轻罪没有犯罪未完成形态 | 第42页 |
2.直接故意的犯罪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 | 第42-43页 |
四、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完善建议 | 第43-46页 |
(一)建议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逃避支付”、“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具体情形 | 第43-44页 |
(二)对《刑法》第 276 条之一第 3 款的完善建议 | 第44-46页 |
五、结语 | 第46页 |
六、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