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10
页 | 1 绪论 | 第10-20
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
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
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
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12
页 | · 现实意义 | 第12
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
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5
页 | · 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4
页 | · 职业倦怠的理论基础 | 第14-15
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7
页 | · 研究型大学 | 第15-16
页 | · 教师工作满意度 | 第16-17
页 | · 教师职业倦怠 | 第17
页 | · 研究设计 | 第17-20
页 | · 研究假设 | 第17
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
页 |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8-20
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 | 第20-30
页 | · 国内外有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第20-24
页 | · 国外有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 第20-21
页 | · 国内有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 第21-24
页 | · 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 第24-28
页 | · 国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24-25
页 | · 国内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25-28
页 | ·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28-30
页 | 3 量表构建 | 第30-36
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30-31
页 | · 研究工具 | 第31-32
页 | · 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 | 第31-32
页 | ·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 第32
页 |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32-34
页 | · 信度分析 | 第32
页 | · 效度分析 | 第32-34
页 | · 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量表的题项与因素 | 第34-36
页 | 4 数据分析 | 第36-52
页 | ·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8
页 | ·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
页 | · 教师职业倦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
页 | ·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38-44
页 | · 学科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38-39
页 | · 性别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39
页 | · 年龄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39-40
页 | · 受教育状况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0-41
页 | · 职称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1-42
页 | · 主要工作任务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2-43
页 | · 行政职务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3
页 | · 工作年限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43-44
页 | · 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44-48
页 | · 学科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4-45
页 | · 性别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5
页 | · 年龄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5-46
页 | · 受教育状况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6
页 | · 职称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6-47
页 | · 工作任务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7
页 | · 行政职务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7-48
页 | · 工作年限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8
页 | ·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第48-50
页 | · 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第50-52
页 | · 对教师工作倦怠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50
页 | · 对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50-52
页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52-61
页 |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2-54
页 | · 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管理的建议 | 第54-57
页 | · 本研究的局限 | 第57
页 | · 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57-58
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
页 | 附录A 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量表 | 第61-65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
页 | 致谢 | 第66-67
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