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 第10-11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5 论文内容及研究路径 | 第12-16页 |
1.5.1 论文内容 | 第12-14页 |
1.5.2 研究路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30页 |
2.1 高层建筑与风 | 第16-25页 |
2.1.1 高层建筑自然通风原理及一般方法 | 第16-19页 |
2.1.2 高层建筑自然通风案例分析 | 第19-24页 |
2.1.3 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评价方法研究 | 第24-25页 |
2.2 建筑自然通风分析方法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2.2.1 建筑自然通风分析主要方法 | 第25页 |
2.2.2 CFD模拟在建筑自然通风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2.3 基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形态策略及生成设计方法研究 | 第27-29页 |
2.3.1 基于自然通风的高层建筑中庭设计策略研究 | 第27-28页 |
2.3.2 基于自然通风的建筑生成设计方法研究 | 第28-29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高层单体建筑PHOENICS模拟相关的参数设置研究 | 第30-40页 |
3.1 PHOENICS软件简介 | 第30-31页 |
3.2 湍流模型 | 第31-32页 |
3.3 计算步数 | 第32-33页 |
3.4 差分格式 | 第33-34页 |
3.5 松弛因子 | 第34-35页 |
3.6 计算区域 | 第35-37页 |
3.7 风场设置 | 第37-38页 |
3.8 本章结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高层中庭风速对室内风环境舒适度影响分析 | 第40-48页 |
4.1 风速研究模拟模型及实验设置 | 第40-41页 |
4.2 开窗方式对室内风速分析研究 | 第41-43页 |
4.3 不同中庭风速下对室内风速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43-46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100米高层建筑中庭自然通风模拟分析 | 第48-66页 |
5.1 带有中庭的方形平面高层建筑自然通风模拟 | 第48-52页 |
5.1.1 模拟建筑模型尺寸 | 第48-49页 |
5.1.2 建筑外部风速及风压分析 | 第49-50页 |
5.1.3 建筑中庭内部风速及风压分析 | 第50-52页 |
5.1.4 小结:中庭尺寸变化对方形中庭内存风速及风压的影响 | 第52页 |
5.2 带有中庭的圆形平面高层建筑自然通风模拟 | 第52-56页 |
5.2.1 模拟建筑模型尺寸 | 第52-53页 |
5.2.2 建筑外部风速及风压分析 | 第53-54页 |
5.2.3 建筑中庭内部风速及风压分析 | 第54-56页 |
5.2.4 小结:中庭尺寸变化对圆形中庭内存风速及风压的影响 | 第56页 |
5.3 方形与圆形平面横向对比 | 第56-60页 |
5.3.1 室外风速及风压横向对比 | 第56-60页 |
5.3.2 小结:平面形状对中庭内部风场的影响 | 第60页 |
5.4 中庭风场比较 | 第60-62页 |
5.5 中庭尺寸变化对于室内风场影响的评价 | 第62-64页 |
5.6 本章结论 | 第64-66页 |
第六章 不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中庭自然通风模拟分析 | 第66-74页 |
6.1 中庭高度变化对中庭内部风场影响研究 | 第66-71页 |
6.1.1 模拟建筑模型尺寸 | 第66-67页 |
6.1.2 建筑外部风速及风压分析 | 第67-69页 |
6.1.3 中庭内部风速及风压分析 | 第69-71页 |
6.2 中庭高度变化对于室内风场影响的评价 | 第71-72页 |
6.3 本章结论 | 第72-74页 |
第七章 中庭结合空中庭院的高层建筑自然通风模拟分析 | 第74-90页 |
7.1 实验1:空中庭院在不同风速下对中庭风速产生的影响 | 第74-82页 |
7.1.1 室外风速1m/s下,各模型中庭风场及室内风环境分析 | 第74-77页 |
7.1.2 室外风速2m/s下,各模型中庭风场及室内风环境分析 | 第77-79页 |
7.1.3 室外风速3m/s下,各模型中庭风场及室内风环境分析 | 第79-82页 |
7.1.4 小结 | 第82页 |
7.2 实验2:较低及较高风速下,特定空中庭院设置模式模拟分析 | 第82-89页 |
7.2.1 风速1m/s下,形式1及其改变形式的风场模拟分析 | 第82-85页 |
7.2.2 风速3m/s下,形式4及其改变形式的风场模拟分析 | 第85-89页 |
7.2.3 小结 | 第89页 |
7.3 本章结论 | 第89-90页 |
第八章 带有中庭的高层建筑的生成设计 | 第90-112页 |
8.1 本章研究思路 | 第90页 |
8.2 高层建筑中庭风速及室内风环境舒适度预测方法研究 | 第90-95页 |
8.2.1 高层建筑中庭风速回归分析研究 | 第90-91页 |
8.2.2 高层建筑中庭风速及房间风环境舒适度差值运算方法研究 | 第91-95页 |
8.3 带有中庭的高层建筑生成设计方法研究 | 第95-100页 |
8.4 程序有效性验证试验 | 第100-107页 |
8.4.1 180度来风方向验证试验 | 第100-102页 |
8.4.2 135度来风方向验证试验 | 第102-103页 |
8.4.3 180及135度来风方向综合验证试验 | 第103-106页 |
8.4.4 小结 | 第106-107页 |
8.5 生成设计方法补充研究 | 第107-110页 |
8.5.1 180度来风方向下生成结果调整及验证 | 第107-108页 |
8.5.2 135度来风方向下生成结果调整及验证 | 第108页 |
8.5.3 135度综合180度来风方向下生成结果调整及验证 | 第108-109页 |
8.5.4 小结 | 第109-110页 |
8.6 本章结论 | 第110-112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第112-114页 |
9.1 本文研究要点总结 | 第112-113页 |
9.1.1 相关研究综述,实验环境及中庭内部风场评价标准确定 | 第112页 |
9.1.2 中庭形式及尺寸对中庭风场及室内风环境舒适度影响分析 | 第112-113页 |
9.1.3 带有中庭的高层建筑自动生成程序(方法)研究 | 第113页 |
9.2 发展与后续研究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18-122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