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3市5县实地调查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1-12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 访谈研究法 | 第12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 第12页 | · 模型分析法 | 第12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12-13页 | · 不足之处 | 第13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林权抵押贷款 | 第13页 | · 理性选择理论 | 第13-14页 | · 融资理论 | 第14页 | · 行为经济学理论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关于农户借贷情况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农户借贷意愿与需求 | 第15-16页 | · 农户借贷资金来源与用途 | 第16-17页 | · 关于政府对林业贷款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关于林权抵押贷款方面的研究 | 第18-20页 | · 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第18页 | · 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 | 第18-19页 | · 林权抵押贷款的影响因素 | 第19页 | ·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现况 | 第21-29页 | · 调查说明 | 第21-24页 | · 调查地点及样本选择 | 第21-22页 | · 调查内容 | 第22-23页 |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23-24页 | · 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第24-25页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 | 第24-25页 | · 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第25页 | ·农户借贷状况及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认知 | 第25-29页 | · 农户借贷状况 | 第25-26页 | · 农户对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认知 | 第26-27页 | · 农户对林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意愿及特征 | 第27-29页 | ·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第29-32页 | · 农户个体特征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农户年龄、性别 | 第29-30页 | · 农户受教育水平、打工经历 | 第30-31页 | · 农户家庭特征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环境特征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 | 第32页 | ·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2-38页 | · 模型选择 | 第32-33页 | · 变量选取与预期假设 | 第33-35页 | ·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38-42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政策建议 | 第39-42页 | · 提高农民金融意识,强化信用观念 | 第39页 | · 增加专合经济组织参与度,倡导林业生产 | 第39-40页 | · 完善林权流转平台,降低贷款风险与成本 | 第40页 | · 减少贷款程序,延长还款期限 | 第40页 | · 加强政策宣传,严格兑现贷款贴息政策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