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9
页 | 引言 | 第9-10
页 | 第一章 隐私权与金融隐私权概述 | 第10-17
页 | 第一节 隐私权 | 第10-12
页 | 一、隐私权的源起和发展 | 第10-11
页 | 二、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 | 第11-12
页 | 第二节 金融隐私权 | 第12-17
页 | 一、金融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 | 第12-14
页 | 二、金融隐私权的法律性质和特点 | 第14-15
页 | 三、金融隐私权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5-17
页 | 第二章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价值与必要性分析 | 第17-25
页 | 第一节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价值 | 第17-18
页 | 一、金融隐私权保护是实现人身自由和自主的体现 | 第17
页 | 二、金融隐私权保护是私权对公共利益抗衡的体现 | 第17-18
页 | 三、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终极价值是人格尊严的保护 | 第18
页 | 第二节 金融隐私权的财产属性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内在要求 | 第18-19
页 |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客观要求 | 第19-21
页 | 第四节 网络银行的发展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现实要求 | 第21-23
页 | 第五节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必然要求 | 第23-25
页 | 第三章 海外金融隐私权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25-34
页 | 第一节 美国金融隐私权的理论和制度 | 第25-29
页 | 一、美国金融隐私权的理论 | 第25-27
页 | 二、美国金融隐私权制度 | 第27-29
页 | 第二节 欧盟金融隐私权制度 | 第29-30
页 | 第三节 瑞士金融隐私权制度 | 第30-31
页 | 第四节 海外金融隐私权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31-33
页 | 一、法律制度系统化方面 | 第31-32
页 | 二、被保护主体方面 | 第32
页 | 三、被保护主体的权利方面 | 第32-33
页 | 四、例外规定方面 | 第33
页 | 五、救济惩罚规定方面 | 第33-34
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的设想 | 第34-43
页 | 第一节 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4-36
页 | 一、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34-35
页 | 二、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5-36
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的设想 | 第36-43
页 | 一、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 | 第36
页 | 二、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地位的明确 | 第36-37
页 | 三、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内容的构建 | 第37-43
页 | 结语 | 第43-44
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