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内容、结构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 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 第16-21页 |
(一) 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与不足 | 第16-19页 |
·少数人权利保护匮乏与多数人暴政 | 第16页 |
·程序民主的缺失下的“一言堂”现象 | 第16-17页 |
·代表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的失位 | 第17-18页 |
·议事过程中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 | 第18-19页 |
(二) 代议制民主所面临的挑战 | 第19-21页 |
·参与式民主 | 第19-20页 |
·协商民主 | 第20-21页 |
二、 罗伯特规则对保护少数人权利的作用 | 第21-26页 |
(一)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内涵及其缺陷 | 第21-23页 |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内涵分析 | 第21-22页 |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所固有的缺陷 | 第22-23页 |
(二) 罗伯特规则对完善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借鉴作用 | 第23-26页 |
·主持人制度 | 第24页 |
·充分辩论原则 | 第24-25页 |
·其他规则 | 第25-26页 |
三、 罗伯特规则对弥补代议制程序民主缺陷的作用 | 第26-31页 |
(一) 程序民主的价值及其在代议制民主中的缺失现状 | 第26-28页 |
·程序民主的价值分析 | 第26-27页 |
·程序民主在代议制中的缺失现状 | 第27-28页 |
(二) 罗伯特规则对完善代议制民主中程序民主的借鉴作用 | 第28-31页 |
·动议加附议的议题筛选程序 | 第29页 |
·程序性动议 | 第29-30页 |
·发言和辩论程序 | 第30-31页 |
四、 罗伯特规则对完善代议制民主中代表之权利保障救济的作用 | 第31-37页 |
(一) 代表之权利保障与救济的价值及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代表权利保障与救济的价值分析 | 第31-32页 |
·代议制民主国家对代表权利保障与救济的现状 | 第32-34页 |
(二) 罗伯特规则对完善代议制民主代表之权利保障救济的借鉴作用 | 第34-37页 |
·议事性权利的创立 | 第35页 |
·对传统性代表权利设立更佳的保护规则 | 第35-36页 |
·独特的救济规则 | 第36-37页 |
五、 罗伯特规则中公平效率价值对代议制民主指导作用 | 第37-40页 |
(一) 现阶段代议制民主国家议事规则所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二) 罗伯特议事规则对完善各国议事规则的借鉴作用 | 第38-40页 |
·议题进入环节附议制度 | 第38-39页 |
·程序性动议 | 第39页 |
·强调民主的可操作性 | 第39-40页 |
六、 结论:基于中国民主现状的未来发展与启示 | 第40-47页 |
(一) 回溯历史:新中国民主的成就与问题 | 第40-42页 |
·中国民主发展的主要成就 | 第40-41页 |
·中国民主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二) 未来展望:对中国民主发展的启示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