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EGF 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 EGF 的编码基因、合成、分泌 | 第11-12页 |
· EGF 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 第12-16页 |
· 动物 EGF 的研究 | 第16-18页 |
· EGF 的制备 | 第18-20页 |
· EGF 与中药 | 第20-21页 |
· 实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不同品种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子克隆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 第22-32页 |
· 材料 | 第22-24页 |
· 菌种与质粒、犬全血 | 第22-23页 |
· 引物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及生物学软件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28页 |
· 犬全血全基因组提取 | 第24页 |
· 编码 cEGF 的 N 端和 C 端结构域的犬 32 号染色体 20 和 21 号外显子扩增 | 第24-25页 |
· PCR 产物的胶回收 | 第25-26页 |
· 胶回收产物的连接、转化 | 第26-27页 |
· 阳性菌的鉴定、测序 | 第27页 |
· cEGF 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27-28页 |
· 分析 cEGF 与其他 EGF 的同源性 | 第28页 |
· 结果 | 第28-31页 |
· 犬的全基因组提取、cEGF 的克隆、鉴定及测序 | 第28-29页 |
· cEGF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29页 |
· cEGF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29-30页 |
· cEGF 与其他 EGF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0-31页 |
· 讨论 | 第31-32页 |
第3章 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及其活性鉴定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2-53页 |
· 材料 | 第32-36页 |
· 载体、菌株、引物 | 第32-33页 |
· 主要试剂 | 第33-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 方法 | 第36-46页 |
· cEGF 基因的合成 | 第36-37页 |
· 含不同酶切位点 cEGF 基因的构建:设计两对引物 | 第37-38页 |
·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8-41页 |
· 目的蛋白 rcEGF 的诱导表达 | 第41-42页 |
· cEGF 包涵体的制备及纯化 | 第42-43页 |
· rcEGF 蛋白复性 | 第43页 |
· 纯化后 cEGF 融合蛋白的 SDS-PAGE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43-44页 |
· 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44页 |
· rcEGF 的生物活性鉴定 | 第44-45页 |
· rcEGF 多抗血清的制备 | 第45页 |
· 以重组蛋白 rcEGF1 为包被抗原做 ELIAS 检测多抗血清 | 第45-46页 |
· 用 rcEGF 多抗血清做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46页 |
· 结果 | 第46-52页 |
· rcEGF 基因合成、重组质粒构建 | 第46-47页 |
· 目的蛋白 rcEGF 的诱导表达、表达产物 SDS-PAGE 电泳检测 | 第47-49页 |
· rcEGF 纯化、复性 | 第49-50页 |
· cEGF 纯化产物 SDS-PAGE 电泳分析、Western-blot 鉴定 | 第50页 |
· cEGF 的活性鉴定 | 第50页 |
· 多克隆抗体的效价测定 | 第50-51页 |
· 多克隆抗体 Western-blot 鉴定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3页 |
第4章 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酵母表达 | 第53-64页 |
· 材料 | 第53-54页 |
· 载体、菌株、引物 | 第53页 |
·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 方法 | 第54-61页 |
· 酵母表达质粒 pPICZαA-cEGF 的构建 | 第54-57页 |
· pPICZαA-cEGF 质粒的大量提取及线性化 | 第57-58页 |
· pPICZαA-cEGF 质粒转化酵母菌株 | 第58-59页 |
· 阳性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59-60页 |
·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SDS-PAGE 检测 | 第60-61页 |
· 结果 | 第61-63页 |
· 阳性质粒 pPICZαA-cEGF 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61页 |
· 阳性质粒测序结果 | 第61页 |
· 重组质粒线性化结果 | 第61-62页 |
· PCR cEGF 基因与酵母基因组的整合 | 第62页 |
·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表达产物 SDS-PAGE 电泳检测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5-7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