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0-20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10-11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二) 实验试剂 | 第10页 |
(三)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0-11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1-14页 |
(一) 实验分组及实验方案 | 第11页 |
(二) 观察指标及样本检测 | 第11-14页 |
三、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20页 |
(一) 一般情况 | 第14-15页 |
(二) 肺组织外观 | 第15页 |
(三) 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表现 | 第15-16页 |
(四) 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 第16页 |
(五) ELISA 法检测血浆与肺组织匀浆中 VWF 的含量结果 | 第16-17页 |
(六)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与肺组织匀浆 NO 的含量结果 | 第17-18页 |
(七) RT—PCR 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mRNA 表达结果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25页 |
一、 病例选择 | 第20-21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20页 |
(二)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四) 剔除标准 | 第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21页 |
(二) 病例分组 | 第21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21页 |
(四)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五)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六)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2页 |
三、 临床资料分析 | 第22-23页 |
四、 治疗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一) 综合疗效比较 | 第23页 |
(二) 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 第23-24页 |
(三)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5-42页 |
一、 祖国医学的血、脉理论 | 第25-27页 |
(一) 中医“血”的含义及生成 | 第25页 |
(二) 中医“脉”的含义 | 第25-26页 |
(三) 血与脉的关系 | 第26-27页 |
二、 祖国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血管关系的认识 | 第27-30页 |
(一) 从“肺朝百脉”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管的关系 | 第27-29页 |
(二) 从活血化瘀法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管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管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 第30-39页 |
(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 第30-32页 |
(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 | 第32-36页 |
(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血管重塑 | 第36-39页 |
四、 COPD 模型大鼠实验研究分析 | 第39-40页 |
(一) COPD 模型大鼠不同时期肺血管结构的变化 | 第39页 |
(二) COPD 模型大鼠不同时期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的动态观察 | 第39页 |
(三) COPD 模型大鼠不同时期血浆及肺组织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测定 | 第39-40页 |
(四) COPD 模型大鼠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RNA 表达 | 第40页 |
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评价分析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综述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