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8-29页 |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8-20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20-23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2.2 并购绩效概述 | 第24-25页 |
2.2.1 并购概念的界定 | 第24-25页 |
2.2.2 并购绩效概念的界定 | 第25页 |
2.2.3 并购绩效的评价标准 | 第25页 |
2.3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5-27页 |
2.3.1 平衡计分卡概述 | 第25页 |
2.3.2 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内涵与关系 | 第25-26页 |
2.3.3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第26-27页 |
2.4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4.1 价值评估理论 | 第27页 |
2.4.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7页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2.4.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8-29页 |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分析 | 第29-33页 |
3.1 平衡计分卡用于并购绩效评价的优势 | 第29-30页 |
3.1.1 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 第29页 |
3.1.2 有助于企业加强并购战略化管理 | 第29页 |
3.1.3 有利于带动全员参与企业战略 | 第29-30页 |
3.1.4 加强了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 第30页 |
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并购绩效评价维度 | 第30-32页 |
3.2.1 股东财富的波动 | 第30-31页 |
3.2.2 客户对并购活动的反馈 | 第31页 |
3.2.3 企业管理效率 | 第31页 |
3.2.4 公司未来持续发展能力 | 第31-32页 |
3.3 平衡计分卡用于并购绩效评价注意的问题 | 第32-33页 |
3.3.1 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具有局限性 | 第32页 |
3.3.2 注重企业战略目标的规划 | 第32页 |
3.3.3 注意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设计 | 第32-33页 |
4 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安科生物并购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第33-60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33页 |
4.1.1 并购方:安科生物 | 第33页 |
4.1.2 被并购方:苏豪逸明和中德美联 | 第33页 |
4.2 安科生物并购历程 | 第33-34页 |
4.2.1 并购苏豪逸明历程 | 第33-34页 |
4.2.2 并购中德美联历程 | 第34页 |
4.3 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并购绩效评价 | 第34-47页 |
4.3.1 并购绩效评价的财务视角:股东财富的波动 | 第34-39页 |
4.3.2 并购绩效评价的内部流程视角:企业管理效率 | 第39-41页 |
4.3.3 并购绩效评价的客户视角:客户对并购活动的反馈 | 第41-43页 |
4.3.4 并购绩效评价的学习与创新视角:公司未来持续发展能力 | 第43-47页 |
4.4 并购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47-60页 |
4.4.1 基于因子分析的并购绩效评价得分 | 第47-58页 |
4.4.2 财务协同效应有效提高 | 第58页 |
4.4.3 经营协同效应有待加强 | 第58页 |
4.4.4 管理协同效应充分发挥 | 第58-59页 |
4.4.5 创新与学习能力逐步提升 | 第59-60页 |
5 完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建议 | 第60-63页 |
5.1 提高平衡计分卡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平衡性 | 第60-61页 |
5.1.1 注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 第60页 |
5.1.2 注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平衡 | 第60页 |
5.1.3 注重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的平衡 | 第60-61页 |
5.2 提高平衡计分卡并购绩效评价的综合性 | 第61-62页 |
5.2.1 平衡计分卡与企业并购战略目标结合 | 第61页 |
5.2.2 将平衡计分卡作为长期动态的绩效考核方式 | 第61页 |
5.2.3 依据平衡计分卡规范管理体系 | 第61-62页 |
5.3 提高平衡计分卡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 第62-63页 |
5.3.1 依据并购绩效评价结果进行企业整合 | 第62页 |
5.3.2 业绩评价为企业激励机制提供基础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