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脂肪酸甘油酯的合成与应用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7
页 | 1 绪论 | 第7-18
页 | · 选题的背景知识及意义 | 第7-8
页 | · 表面活性剂基础知识 | 第7
页 | · 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7-8
页 | · 单脂肪酸甘油酯及其发展前景 | 第8
页 | · 单脂肪酸甘油酯的结构及其性能 | 第8-9
页 | · 结构特征 | 第8-9
页 | · 单脂肪酸甘油酯的性能 | 第9
页 | · 单脂肪酸甘油酯的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9-16
页 | · 应用 | 第9-10
页 | ·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6
页 | · 本文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 第16-17
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
页 | 2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合成 | 第18-34
页 | · M_nO_m/SO_4~(2-)型固体超强酸 | 第18-22
页 | · 固体超强酸特性 | 第19
页 | · 制备过程 | 第19-20
页 | · 影响因素 | 第20-21
页 | · 获得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 第20
页 | · 含有SO_4~(2-)浸渍液的浓度 | 第20
页 | · 焙烧温度 | 第20-21
页 | · 常见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第21-22
页 | · TiO_2/SO_4~(2-)固体酸的制备 | 第21
页 | · ZrO_2/SO_4~(2-)固体酸的制备 | 第21
页 | · Fe_2O_3/SO_4~(2-)固体酸的制备 | 第21
页 | · SnO_2/SO_4~(2-)固体酸的制备 | 第21
页 | · La~(3+)/TiO_2/SO_4~(2-)固体酸的制备 | 第21-22
页 | · 硼酸二(3-羟甲基-1,2-丙二醇)酯的合成 | 第22-25
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2
页 | · 实验操作 | 第22
页 | · 合成产物结构表征 | 第22-23
页 | · 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5
页 | · 硼酸二(3-硬脂酰氧基-1,2-丙二醇)酯的合成 | 第25-31
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5
页 | · 实验操作 | 第25
页 | · 合成产物结构表征 | 第25-26
页 | · 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1
页 | ·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合成 | 第31-34
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1
页 | · 实验操作 | 第31
页 | · 合成产物结构表征 | 第31-34
页 | 3 单辛酸甘油酯的合成 | 第34-39
页 | · 硼酸二(3-羟甲基-1,2-丙二醇)酯的合成 | 第34-35
页 | · 硼酸二(3-辛酰氧基-1,2-丙二醇)酯的合成 | 第35-37
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5
页 | · 实验操作 | 第35
页 | · 合成产物结构表征 | 第35-36
页 | · 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
页 | · 单辛酸甘油酯的合成 | 第37-39
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7
页 | · 实验操作 | 第37
页 | · 合成产物结构表征 | 第37-39
页 | 4 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 第39-45
页 | · 溶解性能 | 第39
页 | ·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测定 | 第39-40
页 | · 测定方法 | 第39-40
页 | · 实验结果 | 第40
页 | · 乳化性能 | 第40-42
页 | · 测定方法 | 第40-41
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2
页 | · 热稳定性 | 第42-45
页 | · 热重法 | 第42
页 | 4.4.2热重曲线及其信息量 | 第42
页 | · 实验结果 | 第42-45
页 | 5 结论 | 第45-47
页 | 致谢 | 第47-48
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
页 | 附录A | 第52-54
页 | 附录B | 第54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