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用作发酵饲料的试验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8
页 | 目录 | 第8-12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
页 | 1 我国饲料资源的状况 | 第12-14
页 | · 饲料业的状况 | 第12
页 | · 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 | 第12
页 | · 秸秆等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 | 第12
页 | · 饲料供需矛盾突出 | 第12-13
页 | · 饲料原料供需平衡脆弱,饲料原料日益短缺 | 第13-14
页 | 2 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与利用前途 | 第14-19
页 | · 凤眼莲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
页 | · 凤眼莲在中国的发展史 | 第14-15
页 | · 凤眼莲对社会的危害 | 第15-16
页 | · 凤眼莲对水域的危害 | 第15-16
页 | · 凤眼莲对其他水生植物的危害 | 第16
页 | · 凤眼莲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 第16
页 | · 凤眼莲的资源化利用 | 第16-19
页 | · 用凤眼莲净化污水 | 第16-17
页 | · 作为饲料 | 第17-18
页 | · 用作肥料 | 第18
页 | · 食用和药用 | 第18
页 | · 其他用途 | 第18-19
页 | · 凤眼莲发展趋势 | 第19
页 | 3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产生背景 | 第19-25
页 | · 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1
页 |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 | 第20
页 | · 存在问题 | 第20-21
页 |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特点和功效 | 第21
页 |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营养指标分析 | 第21
页 | · 微生物发酵在饲料工业中所使用的菌种及作用机理 | 第21-23
页 | · 微生物发酵饲料使用有益菌的原则 | 第22
页 | · 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 | 第22-23
页 | · 微生物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发展优势 | 第23-25
页 | · 原料广泛 | 第23
页 | · 常温常压发酵方式,投资少 | 第23
页 | · 代谢旺盛,产出率高 | 第23-24
页 | · 不受生产产地、气候条件所限制 | 第24
页 | · 可以保护环境 | 第24
页 | · 发酵的其他优势 | 第24-25
页 | 4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6
页 | 第二章 凤眼莲的综合评定 | 第26-34
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
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27
页 | · 凤眼莲的采集与制备 | 第26
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
页 | · 主要试剂 | 第26-27
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7-31
页 | · 凤眼莲干物质的测定 | 第27
页 | · 凤眼莲粗蛋白的测定 | 第27-28
页 | · 凤眼莲粗纤维的测定 | 第28
页 | · 凤眼莲钙的测定 | 第28-29
页 | · 凤眼莲磷的测定 | 第29-30
页 | · 凤眼莲水溶性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第30
页 | · 凤眼莲所含重金属的测定 | 第30-31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
页 | · 凤眼莲各部位的干物质含量 | 第31-32
页 | · 凤眼莲各部位的营养成分的含量 | 第32
页 | · 凤眼莲各部位重金属含量 | 第32-33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
页 | 第三章 发酵凤眼莲菌种筛选 | 第34-42
页 | 1 材料 | 第34-36
页 | · 原料来源 | 第34
页 | · 菌种和菌种来源 | 第34-35
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35-36
页 | · PDA(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 第35
页 | · PD培养基 | 第35
页 | · 营养琼脂培养基 | 第35
页 | · 普通肉汤 | 第35
页 | · 凤眼莲琼脂培养基 | 第35-36
页 | · 凤眼莲发酵配方 | 第36
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
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
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37
页 | · 菌种活化 | 第36-37
页 | · 菌种筛选 | 第37
页 | · 单个菌种在凤眼莲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 | 第37
页 | · 平板拮抗试验 | 第37
页 | · 组合菌种发酵条件的初步确定 | 第37
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
页 | · 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37-38
页 | · 初筛菌种组合的拮抗试验结果 | 第38
页 | · 初筛的三个菌种的拮抗试验结果 | 第38-39
页 | · 组合菌种发酵结果与分析 | 第39-40
页 | · 组合菌种发酵凤眼莲最适培养基发酵条件结果与分析 | 第39-40
页 | · 营养含量结果 | 第40
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
页 | · 发酵饲料的粉碎和菌种的选择 | 第40-41
页 | · 菌种的筛选 | 第41-42
页 | 第四章 凤眼莲发酵条件和菌种组合比的优化研究 | 第42-61
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2-46
页 | ·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2-43
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
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
页 | · 主要试剂 | 第42
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42-43
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3-45
页 | · 发酵饲料的感官评价 | 第43
页 | · 发酵凤眼莲的单因素试验 | 第43-44
页 | · 发酵凤眼莲的优化试验 | 第44
页 | · 组合菌种之间量的确定的对比试验 | 第44-45
页 | · 发酵原料的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45
页 | · 统计方法 | 第45-46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8
页 | · 发酵后的感官评价 | 第46
页 | · 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46-53
页 | · 麸皮添加量对凤眼莲发酵的影响 | 第46-47
页 | · 不同氮源种类对凤眼莲发酵的影响 | 第47-49
页 | · 硫酸铵的添加量对凤眼莲发酵的影响 | 第49
页 | · 含水量对凤眼莲发酵的影响 | 第49-50
页 | · 发酵温度对凤眼莲发酵的影响 | 第50-51
页 | · 发酵时间对凤眼莲发酵的影响 | 第51-53
页 | · 优化发酵条件的试验结果 | 第53-54
页 | · 组合菌种量比的确定 | 第54-58
页 | · 产朊假丝酵母接种量的对比结果 | 第54-55
页 | · 生孢噬纤维菌接种量的对比结果 | 第55-56
页 | · 黑曲霉接种量的对比结果 | 第56-57
页 | · 三种菌接种量的优化选择结果 | 第57-58
页 | · 菌种优化组合后发酵结果 | 第58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8-61
页 | 结论、创新和后续研究 | 第61-63
页 | 1 结论 | 第61-62
页 | 2 创新 | 第62
页 | 3 后续研究 | 第62-63
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
页 | 致谢 | 第71-72
页 | 作者简介 | 第72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