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10页 |
1.1.2 3D无线信道模型的引入 | 第10-11页 |
1.2 MIMO技术简介 | 第11-13页 |
1.2.1 波束成形技术在MIMO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2 MIMO系统的分集与复用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第二章 MIMO无线信道模型建模概述 | 第16-24页 |
2.1 MIMO信道模型建模概述 | 第16-17页 |
2.1.1 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 | 第16-17页 |
2.1.2 MIMO无线信道模型分类 | 第17页 |
2.2 2GHz信道模型 | 第17-20页 |
2.2.1 SCM、SCME信道模型简介 | 第17-19页 |
2.2.2 3D SCME信道模型 | 第19-20页 |
2.3 60GHz通信特点与3D信道模型 | 第20-24页 |
2.3.1 60GHz通信标准简介与IEEE802.11ad协议 | 第20-21页 |
2.3.2 IEEE 802.11ad 3D信道模型简介 | 第21-24页 |
第三章 3D SCME信道模型算法与平台实现 | 第24-46页 |
3.1 3D SCME信道模型实现概述 | 第24-25页 |
3.2 3D SCME信道模型算法 | 第25-37页 |
3.2.1 大尺度参数的产生 | 第25-28页 |
3.2.2 小尺度参数的产生 | 第28-32页 |
3.2.3 信道系数计算 | 第32-34页 |
3.2.4 MIMO天线 | 第34-37页 |
3.3 3D SCME平台实现 | 第37-46页 |
3.3.1 平台整体实现流程 | 第37-40页 |
3.3.2 平台模块间关系 | 第40-41页 |
3.3.3 平台主要类结构介绍 | 第41-43页 |
3.3.4 平台仿真界面 | 第43-46页 |
第四章 802.11ad信道模型算法与平台实现 | 第46-70页 |
4.1 802.11ad模型的一般特性 | 第46-49页 |
4.1.1 信道模型的一般结构 | 第46页 |
4.1.2 对于极化特性的支持 | 第46-49页 |
4.2 CR(Conference Room)场景的建模算法 | 第49-61页 |
4.2.1 模型中CR场景详细参数与Cluster的分类与数目设定 | 第49-51页 |
4.2.2 CRl场景中的Inter Cluster参数 | 第51-58页 |
4.2.3 CR2场景的Inter Cluster参数 | 第58-60页 |
4.2.4 人体遮挡的考虑 | 第60-61页 |
4.3 IEEE802.11ad模型的Intra Cluster参数模型 | 第61-64页 |
4.3.1 Intra Cluster参数 | 第61-62页 |
4.3.2 射线的延迟时间算法 | 第62-63页 |
4.3.3 射线的幅度算法 | 第63-64页 |
4.3.4 角度参数模型 | 第64页 |
4.4 802.11ad模型的平台实现 | 第64-70页 |
4.4.1 802.11ad建模流程 | 第64-66页 |
4.4.2 平台功能模块 | 第66页 |
4.4.3 平台主要类结构简介 | 第66-69页 |
4.4.4 平台仿真界面简介 | 第69-70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70-84页 |
5.1. 3D SCME模型的校准结果 | 第70-74页 |
5.1.1 按均匀分布生成的倾角 | 第70-71页 |
5.1.2 按拉普拉斯分布生成的倾角 | 第71-73页 |
5.1.3 天线模块的校准 | 第73-74页 |
5.2 3D SCME信道特征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5.2.1 特征值仿真方法简介 | 第74-75页 |
5.2.2 3D SCME信道模型特征值仿真参数设定 | 第75页 |
5.2.3 3D SCME模型特征值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75-77页 |
5.3 802.11ad模型的校准结果 | 第77-80页 |
5.3.1 CR1子场景 | 第78-79页 |
5.3.2 CR2子场景 | 第79-80页 |
5.4 IEEE 802.11ad信道仿真结果 | 第80-84页 |
5.4.1 信道冲击响应 | 第80页 |
5.4.2 仿真结果 | 第80-8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4-86页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第84-85页 |
6.2 接下来的工作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