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1.4 创新点 | 第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1 财务共享的相关文献 | 第17-20页 |
2.1.2 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 | 第20-22页 |
2.1.3 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2.1 财务共享模式的理论研究 | 第23-25页 |
2.2.2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 第25-28页 |
3 M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介绍 | 第28-38页 |
3.1 M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 第28-29页 |
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 第29-31页 |
3.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3.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岗位职责 | 第30-31页 |
3.3 内部控制主要适用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31-34页 |
3.3.1 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 | 第31-32页 |
3.3.2 授权审批责任制 | 第32页 |
3.3.3 客户信用评级控制 | 第32-33页 |
3.3.4 应收账款核销管理控制 | 第33页 |
3.3.5 供应商信息事前控制 | 第33页 |
3.3.6 银行账户统一集中管理 | 第33-34页 |
3.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 | 第34-35页 |
3.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效果 | 第35-38页 |
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成因 | 第38-62页 |
4.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成因 | 第38-54页 |
4.1.1 应收账款流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38-42页 |
4.1.2 客户信用评级流程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42-47页 |
4.1.3 费用报销流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47-51页 |
4.1.4 应付账款流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其成因分析 | 第51-54页 |
4.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成因 | 第54-62页 |
4.2.1 内部环境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 第54-57页 |
4.2.2 风险评估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57-58页 |
4.2.3 控制活动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58-59页 |
4.2.4 信息与沟通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59-60页 |
4.2.5 内部监督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60-62页 |
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2-74页 |
5.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2-68页 |
5.1.1 应收账款流程中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2-64页 |
5.1.2 客户信用评级流程中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4-66页 |
5.1.3 费用报销流程中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6-68页 |
5.1.4 应付账款流程中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8页 |
5.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优化 | 第68-74页 |
5.2.1 内部环境方面的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 第68-70页 |
5.2.2 风险评估方面的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 第70-71页 |
5.2.3 控制活动方面的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 第71页 |
5.2.4 信息与沟通方面的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 第71-72页 |
5.2.5 内部监督方面的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