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问题探讨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0 引言 | 第13-19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 写作思路及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定义及类型 | 第19-22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定义 | 第19-20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类型 | 第20-21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效应 | 第21-22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条件 | 第22-24页 | · 市场机制的选择性 | 第22-23页 | · 管理机制的统一性 | 第23页 | · 资源的可优化性 | 第23-24页 | · 企业文化的融合性 | 第24页 | · 政府政策的驱动性 | 第24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5-26页 | · 效率理论 | 第26-27页 | · 政府干预理论 | 第27-28页 | 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8-40页 |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历程 | 第28-31页 |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三次合并浪潮 | 第28-30页 |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三种典型模式 | 第30-31页 | · 三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 第31页 |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 合并目标定位不当 | 第31-32页 | · 合并前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 | 第32-33页 | · 合并后审计质量控制弱化 | 第33页 | · 合并后组织结构整合不到位 | 第33-34页 | · 合并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不利影响 | 第34-35页 | · 合并产生的文化冲突 | 第35-37页 |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 合并推动的主体力量是政府而非市场 | 第37-38页 | · 事务所合并的战略决策不准确 | 第38-39页 | · 合并后事务所的管理机制不匹配 | 第39页 | · 缺乏有效的合并整合措施 | 第39-40页 | 3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验借鉴 | 第40-44页 | ·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历程及其效果 | 第40-42页 | ·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历程 | 第40-41页 | ·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效果 | 第41-42页 | ·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4页 | 4 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对策 | 第44-56页 | · 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共同推动作用 | 第44-46页 | · 规范政府制度政策的引导 | 第44页 | · 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 第44-46页 | · 做好合并前充分的准备工作 | 第46-47页 | · 清晰定位合并目标 | 第46页 | · 加强合并前的可行性研究 | 第46-47页 | · 增加合并前双方对利益分配的交流 | 第47页 | · 抓好事务所合并后组织结构整合 | 第47-50页 | · 组织结构整合的内容 | 第47-48页 | · 有限责任合伙制是合并后的最佳选择 | 第48-49页 | · 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 | 第49-50页 | · 整合合伙人管理委员会 | 第50页 | · 改进事务所合并后人力资源管理整合 | 第50-53页 | · 加强有效沟通 | 第51页 | · 努力缓解员工压力 | 第51-52页 | ·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忠诚度 | 第52-53页 | · 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留住核心人才 | 第53页 | · 推动事务所合并后企业文化整合 | 第53-56页 | · 强化高层管理者的文化整合意识 | 第53-54页 | · 着力培养合并后事务所的新型文化 | 第54页 | · 遵循文化整合原则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