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8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纳米颗粒的电化学发光介绍 | 第9-17页 |
1.2.1 纳米颗粒的电化学发光机理 | 第9-12页 |
1.2.2 新型ECL发光试剂 | 第12-17页 |
1.3 纳米颗粒的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1 过氧化氢、有机小分子和金属离子检测 | 第17页 |
1.3.2 基于纳米颗粒构建的ECL生物传感策略 | 第17-19页 |
1.4 纳米颗粒的电化学发光的检测装置 | 第19-20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8页 |
第2章 表面态调控的Ⅱ-Ⅵ族纳米颗粒(CdTe/CdS)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第28-49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2 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2.3.1 CdTe/CdS量子点的表征 | 第30-32页 |
2.3.2 表面态调控的单分散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特性 | 第32-33页 |
2.3.3 单分散CdTe/CdS量子点的电化学、ECL行为及机理探究 | 第33-35页 |
2.3.4 表面空位调控的CdTe/CdS量子点ECL行为 | 第35-39页 |
2.3.5 电位调控的CdTe/CdS量子点的时间分辨ECL光谱 | 第39-45页 |
2.4 结论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3章 表面态调控Ⅱ-Ⅵ族复合纳米颗粒多通道电化学发光行为的探究 | 第49-76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4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2.2 材料与试剂 | 第50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50-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71页 |
3.3.1 CdTe、ZnSe、CdTe@ZnSe量子点的表征 | 第54-57页 |
3.3.2 CdTe和CdTe@ZnSe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的对比 | 第57-58页 |
3.3.3 CdTe@ZnSe纳米颗粒的XPS表征 | 第58-60页 |
3.3.4 表面空位调控的CdTe@ZnSe纳米颗粒的多通道ECL行为的研究 | 第60-71页 |
3.4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4章 以Ⅱ-Ⅵ族量子点为标记物及自制ECL双光路装置为采集系统的生物传感策略 | 第76-96页 |
4.1 引言 | 第76-7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8-81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4.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78-79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79-8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1页 |
4.3.1 CdSe和CdTe量子点的表征 | 第81-84页 |
4.3.2 以CdSe和CdTe量子点为标记物的ECL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84-85页 |
4.3.3 以CdSe和CdTe量子点为标记物构建DNA传感器ECL信号响应 | 第85-88页 |
4.3.4 以CdSe和CdTe量子点为标记物构建DNA传感器的单组分检测 | 第88-90页 |
4.3.5 以CdSe和CdTe量子点为标记物构建DNA传感器的双组分检测 | 第90-91页 |
4.4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