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6页 |
1.2.1 国外再制造业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再制造业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再制造理论研究分析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第18-35页 |
2.1 普通机床关键件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模型 | 第18-25页 |
2.1.1 普通机床关键件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20页 |
2.1.2 普通机床关键件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模型 | 第20-25页 |
2.2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第25-34页 |
2.2.1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1页 |
2.2.2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模型 | 第31-32页 |
2.2.3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32-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改造和提升方案 | 第35-44页 |
3.1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改造和提升方案模型 | 第35-36页 |
3.2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机械部分性能改进提升方案 | 第36-39页 |
3.2.1 导轨修复 | 第36页 |
3.2.2 滑座或滑板修复和改进 | 第36-37页 |
3.2.3 主轴部分修复和改进 | 第37页 |
3.2.4 主传动部分修复和改进 | 第37页 |
3.2.5 进给传动链改进和提升 | 第37-38页 |
3.2.6 滚珠丝杠加装 | 第38页 |
3.2.7 润滑系统改造 | 第38-39页 |
3.2.8 机床防护加装 | 第39页 |
3.2.9 数控机床附件的添加 | 第39页 |
3.3 构建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信息系统方案 | 第39-40页 |
3.3.1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信息系统模型构建及说明 | 第39-40页 |
3.4 电气部分再制造方案 | 第40-43页 |
3.4.1 再制造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及元器件选择 | 第40-42页 |
3.4.2 强电部分的再制造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评价模型应用与验证 | 第44-63页 |
4.1 T6920D型普通机床数控化再制造改进和提升方案 | 第44-53页 |
4.1.1 用户机床改造前参数及数控化再制造要求 | 第44-45页 |
4.1.2 前期技术准备工作 | 第45页 |
4.1.3 机械部件数控化再制造方案 | 第45-50页 |
4.1.4 电器部件数控化再制造方案 | 第50-53页 |
4.2 再制造综合性能评估 | 第53-55页 |
4.2.1 技术性评估 | 第53页 |
4.2.2 经济性评估 | 第53页 |
4.2.3 资源型性评估 | 第53-54页 |
4.2.4 环境性评估 | 第54页 |
4.2.5 综合性评估 | 第54-55页 |
4.3 机床再制造前后对比 | 第55-59页 |
4.3.1 机床参数和精度 | 第55页 |
4.3.2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 第55-59页 |
4.4 再制造机床用户使用效果 | 第59-61页 |
4.4.1 加工效率提升 | 第59页 |
4.4.2 工件加工精度的提升 | 第59-60页 |
4.4.3 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60-61页 |
4.4.4 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 | 第61页 |
4.5 再制造模型在实例应用中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