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 | 第9页 |
1.1.2 重金属镍的性质与危害 | 第9-10页 |
1.1.3 竹类资源的利用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重金属吸附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生物吸附剂 | 第11页 |
1.2.2 天然矿石材料及其衍生物 | 第11-12页 |
1.2.3 工业废弃物 | 第12-13页 |
1.2.4 常用改性天然高分子吸附材料 | 第13页 |
1.2.5 柠檬酸改性高分子吸附剂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提出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课题研究的提出 | 第14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3 课题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竹纤维的柠檬酸改性研究 | 第17-31页 |
2.1 改性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17-1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2.2 改性处理及柠檬酸改性效果测定方法 | 第18-22页 |
2.2.1 实验原料的准备 | 第18页 |
2.2.2 竹纤维的预处理 | 第18-19页 |
2.2.3 柠檬酸酯化反应改性 | 第19-21页 |
2.2.4 改性效果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2.2.5 不同改性条件下竹纤维的吸附性能对比 | 第21-22页 |
2.3 影响柠檬酸对竹粉的改性效果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22-28页 |
2.3.1 预处理溶液浓度对竹粉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预处理时间对竹粉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3 催化剂用量对竹粉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4 柠檬酸用量对竹粉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5 热反应时间对竹粉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6 热反应温度对竹粉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 不同改性条件下制备的竹纤维的吸附性能比较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柠檬酸改性竹纤维对镍离子的吸附研究 | 第31-57页 |
3.1 吸附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2 改性竹纤维对Ni~(2+)吸附实验的研究方法 | 第31-40页 |
3.2.1 吸附剂与吸附溶液 | 第31-32页 |
3.2.2 Ni~(2+)的浓度测定 | 第32-33页 |
3.2.3 改性竹纤维对Ni~(2+)的单因素吸附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4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类型及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3.2.5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及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3.2.6 Box-Behken组合实验设计 | 第38-40页 |
3.3 影响改性竹纤维对Ni~(2+)的去除率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 第40-44页 |
3.3.1 溶液初始pH对Ni~(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 吸附剂用量对Ni~(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 吸附温度对Ni~(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4 镍初始浓度对Ni~(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吸附机理的分析 | 第44-50页 |
3.4.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44-47页 |
3.4.2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方程分析 | 第47-50页 |
3.5 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分析 | 第50-55页 |
3.5.1 BBD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3.5.2 响应曲面(RSM)分析 | 第51-55页 |
3.5.3 吸附条件优化分析 | 第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改性竹纤维材料的解吸和复吸实验研究 | 第57-63页 |
4.1 解吸剂的选择 | 第57页 |
4.2 解吸剂浓度对Ni~(2+)的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4.3 解吸温度对Ni~(2+)的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1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4.4 复吸实验及吸附剂使用寿命测定的研究 | 第60-61页 |
4.4.1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页 |
5.2 后续研究建议及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