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项目背景 | 第10页 |
1.2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第三章 民航无线电频谱资源分析 | 第13-23页 |
3.1 通信系统 | 第13-14页 |
3.2 导航系统 | 第14页 |
3.3 民航无线电频谱资源分析 | 第14-22页 |
3.3.1 民航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应用 | 第14-19页 |
3.3.1.1 中波导航台(NDB)non-directional beacon | 第16页 |
3.3.1.2 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 第16-17页 |
3.3.1.3 全向信标台(VOR)very high frequency omnirange | 第17-18页 |
3.3.1.4 测距台(DME)distance-measuring equipment | 第18页 |
3.3.1.5 塔康导航台(TACAN)tactical air navigation | 第18页 |
3.3.1.6 着陆雷达站(PAR)precision approach radar | 第18-19页 |
3.3.2 民航无线电台频谱图 | 第19-22页 |
3.3.2.1 指点信标台(MK) | 第19页 |
3.3.2.2 VHF无线电全向信标航向台(VOR) | 第19-20页 |
3.3.2.3 民航航向VOR台 | 第20页 |
3.3.2.4 航空移动(调幅电台) | 第20-21页 |
3.3.2.5 下滑台(GP) | 第21-22页 |
3.3.2.6 测距台(DME) | 第2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民航无线电干扰的类型 | 第23-29页 |
4.1 非法设置的无线电台站 | 第23页 |
4.2 大功率无线电台站产生的干扰 | 第23-27页 |
4.2.1 发射机互调干扰 | 第24页 |
4.2.2 接收机互调 | 第24-25页 |
4.2.3 广播信号互调计算 | 第25-27页 |
4.2.3.1 互调频率范围 | 第25页 |
4.2.3.2 互调电平计算 | 第25-26页 |
4.2.3.3 广播信号互调电平计算 | 第26-27页 |
4.3 有线电视信号泄漏产生的干扰 | 第27页 |
4.4 高压电力传输线干扰 | 第27-28页 |
4.5 民航内部设备产生的干扰 | 第2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民航无线电干扰的定位与测试研究 | 第29-42页 |
5.1 民航无线电干扰定位工作流程 | 第29-32页 |
5.2 如何准确定位民航无线电干扰源 | 第32-33页 |
5.2.1 观察信号特征,判断信号来源 | 第32页 |
5.2.2 合理选择机动路线,快速逼近干扰源 | 第32页 |
5.2.3 辨别不同天线类型,判断信号传输路径及传播方式 | 第32-33页 |
5.3 民航无线电干扰的测试 | 第33-34页 |
5.3.1 测试设备和仪器 | 第33-34页 |
5.4 民航无线电干扰案例研究 | 第34-41页 |
5.4.1 干扰器造成的干扰案例 | 第34-36页 |
5.4.2 调频广播干扰案例 | 第36-39页 |
5.4.3 有线电视信号泄漏产生的干扰案例 | 第39-40页 |
5.4.4 高压电力传输线干扰案例 | 第40页 |
5.4.5 民航内部设备产生的干扰案例 | 第40-4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民航无线电干扰的解决办法 | 第42-46页 |
6.1 调频广播电台产生的互调干扰解决办法 | 第42页 |
6.2 有线电视信号泄露产生的干扰解决办法 | 第42-43页 |
6.3 建立民航无线电监测系统 | 第43-4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46页 |
7.2 展望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