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 常规催化法转化甲烷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1.1 甲烷间接转化研究 | 第10-12页 |
1.1.2 甲烷直接转化研究 | 第12-15页 |
1.1.3 常规催化法转化甲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2 等离子体概述 | 第16-18页 |
1.2.1 等离子体及其分类 | 第16-17页 |
1.2.2 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3 低温等离子体转化甲烷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1.3.1 介质阻挡放电转化甲烷 | 第18-21页 |
1.3.2 电晕放电转化甲烷 | 第21-23页 |
1.3.3 火花放电转化甲烷 | 第23-24页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2.2.1 低温等离子体电源 | 第26页 |
2.2.2 质量流量计 | 第26-27页 |
2.2.3 发射光谱仪 | 第27页 |
2.2.4 数码相机 | 第27页 |
2.2.5 数字示波器 | 第27页 |
2.2.6 气相色谱仪 | 第27页 |
2.3 实验装置和流程 | 第27-28页 |
2.4 反应器结构和参数 | 第28-29页 |
2.4.1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 第28-29页 |
2.4.2 火花放电反应器 | 第29页 |
2.5 实验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3 甲烷介质阻挡放电和火花放电制高碳烃 | 第31-55页 |
3.1 甲烷介质阻挡放电制高碳烃 | 第31-39页 |
3.1.1 进料流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2 放电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放电间距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4 填充催化剂或介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3.1.5 填充介质粒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 甲烷火花放电制高碳烃 | 第39-49页 |
3.2.1 CH_4进料流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2 添加气体的影响 | 第42-49页 |
3.3 介质阻挡放电与火花放电转化甲烷的比较 | 第49-54页 |
3.3.1 放电状态的比较 | 第49-50页 |
3.3.2 电压-电流特征的比较 | 第50-51页 |
3.3.3 等离子体中活性物种的比较 | 第51-53页 |
3.3.4 甲烷活化路径的比较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甲烷火花放电制合成气 | 第55-67页 |
4.1 CH_4-CO_2火花放电制合成气的研究 | 第55-59页 |
4.1.1 放电电压对CH_4-CO_2火花放电的影响 | 第55-56页 |
4.1.2 进料比对CH_4-CO_2火花放电的影响 | 第56-57页 |
4.1.3 CH_4-CO_2火花放电稳定性考察 | 第57-59页 |
4.2 CH_4-O_2-CO_2火花放电制合成气的研究 | 第59-63页 |
4.2.1 CO_2添加量对CH_4-O_2-CO_2火花放电制合成气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2 CH_4-O_2-CO_2火花放电制合成气稳定性考察 | 第60-63页 |
4.2.3 Ar对火花放电转化CH_4-O_2-CO_2能效的改善作用 | 第63页 |
4.3 火花放电CH_4-O_2-CO_2制合成气的反应路径 | 第63-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