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1.1 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学特征、危害及防治 | 第12-13页 |
1.2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第13页 |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 第13-16页 |
1.4.1 肠道微生物消化食物与提供营养的功能 | 第14页 |
1.4.2 肠道微生物对昆虫的保护防御功能 | 第14-15页 |
1.4.3 肠道微生物与Bt抗性的关系 | 第15页 |
1.4.4 肠道微生物的其他功能 | 第15-16页 |
1.5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配置 | 第18-21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2.1.3 培养基配制 | 第18-19页 |
2.1.4 DGGE试剂配制 | 第19-20页 |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0-21页 |
2.2 取食甬优15品系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第21-28页 |
2.2.1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 第21-22页 |
2.2.2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的PCR-DGGE分析 | 第22-24页 |
2.2.3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16S rRNA基因V4高变区测序 | 第24-25页 |
2.2.4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 第25-26页 |
2.2.5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的功能 | 第26-28页 |
2.3 取食不同品系水稻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研究 | 第28页 |
2.3.1 供试虫源与食源 | 第28页 |
2.3.2 PCR-DGGE分析不同品系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的影响 | 第28页 |
2.3.3 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品系水稻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的影响 | 第28页 |
2.4 Bt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 | 第28-29页 |
2.4.1 稻纵卷叶螟的饲养 | 第28页 |
2.4.2 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转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的影响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78页 |
3.1 取食甬优15品系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 第29-52页 |
3.1.1 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分析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多样性 | 第29-32页 |
3.1.2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DGGE分析 | 第32-33页 |
3.1.3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16S rRNA基因V4高变区测序分析 | 第33-39页 |
3.1.4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宏基因组分析 | 第39-43页 |
3.1.5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功能研究 | 第43-52页 |
3.2 不同品系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2-67页 |
3.2.1 DGGE法分析不同品系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2 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品系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3-67页 |
3.3 转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67-78页 |
3.3.1 基于门水平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分布 | 第69-70页 |
3.3.2 基于纲水平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分布 | 第70-72页 |
3.3.3 基于目水平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分布 | 第72-73页 |
3.3.4 基于科水平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分布 | 第73-75页 |
3.3.5 基于属水平分析肠道细菌群落分布 | 第75-76页 |
3.3.6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LEfSe分析 | 第76-78页 |
4 总结与讨论 | 第78-83页 |
4.1 取食甬优15品系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第78-80页 |
4.2 不同品系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80-82页 |
4.3 转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附录1 | 第90-93页 |
附录2 | 第93-101页 |
附录3 | 第101-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