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转喻形成机制的认知语用分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论文语义学、语用学论文
转喻形成机制的认知语用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第1-5 页
Abstract第5-6 页
Acknowledgements第6-9 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第9-13 页
  ·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第9-11 页
  · Rationale of the study第11-12 页
  · Method of the study第12 页
  · Organ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第12-13 页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第13-31 页
  · Traditional Rhetorical View of Metonymy第13-16 页
  · Pragmatic View of Metonymy第16-20 页
    · Gricean Approach to Metonymy第16-17 页
    · Relevance-Theoretic Treatment of Metonymy第17-20 页
  · Cognitive View of Metonymy第20-29 页
    · Metony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第20-25 页
    · Metonymy and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第25-29 页
  · Summary第29-31 页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第31-42 页
  · The Model-based Pragmatic Reasoning View (MPRV)第31-34 页
    · Mental Models第31-32 页
    · Mental Models and Stereotypical Relations第32-34 页
    · Summary of MPRV第34 页
  · The Impartment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IICD) Approach第34-41 页
    · Type Hierarchy Structure第35-38 页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ICD Approach第38-40 页
    · The Analytic Framework of the IICD Approach第40-41 页
  · Summary第41-42 页
Chapter Four A Unified Account of Understanding Metonymy第42-61 页
  · The Conditions for Impartment and Inheritance among Categories第42-47 页
    · The Fuzzy Nature of Category Boundary第42-43 页
    · The Dynamical Profile of Actual Representation第43-45 页
    · The Dynamical Representation of Conceptual System第45-46 页
    · The Role of Context第46-47 页
  · Supposition of Metonymic Processing from IICD Approach第47-48 页
  ·M etonymic Processing Mechanism第48-53 页
    ·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ression “A is B”第48-51 页
    · Metonymy Processing Mechanism第51-53 页
  ·A pplication of Metonymy第53-60 页
  · Summary第60-61 页
Chapter Five Conclusion第61-65 页
  · Summary of This Paper第61-62 页
  ·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第62-63 页
  ·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第63-65 页
References第65-67页

本篇论文共67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转喻形成机制的认知语用分析
英汉数词条目语义引申机制认知实证
网络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中学课堂教学管
从推理到明示--从关联理论看如何实
ICM&DDL模式在商务英语多义词教学中
从模因论角度解析儿童英语学习中的
句法结构中视点的功能
语言自足性及语法化的定位--以汉语
水利工程英语词汇隐喻研究
理性的重建与生活的回归--论胡塞尔
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疗伤的变化--通过
从罪的奴仆到义的奴仆--从基督教教
在解构的美学中重建乌托邦--《天堂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局限性分析
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因素制约下《亲历
反语的认知机制——BR模式--The BR
基于多重压传模型的汉语成语离合构
基于语用标记等效原则的口译语言表
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和谐”标准
味嗅觉通感转移模型(GO-STM)的构
标记理论与母语词汇搭配迁移
企业危机事件中的媒介策略研究
中国自然景点的ESM命名模式--基于山
从中日新年习俗看两国民间信仰的异
万宝路香烟广告的符号学分析
论春节联欢晚会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
从非典到甲流:我国政府危机传播策
媒介文化视野下的媒介低俗化现象研
芭比娃娃--从女性主义走向后女性主
文化转型下的俄罗斯教育
美国新品格教育--重建美国文化平衡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角
西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研究
中学师生课堂文化冲突研究
新大学扩展运动:英国高等教育现代
德里克: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
人天然地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从边缘到融入——二战后华人妇女职
洛克财产权理论的局限性--杰斐逊《
论认知诗学视域下的“文学阅读”
对闻一多诗歌翻译形式探索的研究
读者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珍妮
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幽梦影
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研究
规范、主体性与诗形构建--徐志摩译
 
转喻 认知机制论文 模糊性论文 动态性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abj**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