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1
页 |
绪论 | 第11-14
页 |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 第14-22
页 |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 | 第14-15
页 |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 第15-16
页 |
1、文化的思想性与知识的技术性的有机融合 | 第15-16
页 |
2、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有力组合 | 第16
页 |
3、产业组织区域集群化与企业组织小型化的有效结合 | 第16
页 |
(三)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及产业范围 | 第16-20
页 |
1、英国 | 第17-18
页 |
2、欧盟 | 第18
页 |
3、美国 | 第18-19
页 |
4、我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 第19-20
页 |
(四) 文化创意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第20-22
页 |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版权 | 第22-31
页 |
(一) 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版权问题的主要产业种类 | 第22-25
页 |
1、出版产业 | 第22
页 |
2、网络游戏、动漫产业 | 第22-23
页 |
3、软件开发设计 | 第23-24
页 |
4、影视行业 | 第24-25
页 |
(二) 版权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和意义 | 第25-27
页 |
(三) 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的版权问题 | 第27-31
页 |
1、版权的取得与登记 | 第27
页 |
2、版权的使用 | 第27-29
页 |
3、版权的管理 | 第29-30
页 |
4、版权的侵权保护 | 第30-31
页 |
三、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之实践 | 第31-37
页 |
(一) 美国 | 第31-32
页 |
(二) 欧盟 | 第32-34
页 |
1、相关立法 | 第32-33
页 |
2、版权保护措施 | 第33-34
页 |
(三) 日本 | 第34-35
页 |
(四) 小结 | 第35-37
页 |
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第37-48
页 |
(一)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现状 | 第37-43
页 |
1、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完善 | 第37-39
页 |
2、《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版权保护 | 第39-41
页 |
3、《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电子化的版权的补充保护 | 第41-42
页 |
4、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第42-43
页 |
(二)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8
页 |
1、缺乏国家层次的法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统一的界定和规范 | 第43-44
页 |
2、文化创意企业的版权保护意识不强 | 第44
页 |
3、“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含义不清 | 第44-45
页 |
4、《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不足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版权问题 | 第45
页 |
5、版权交易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45-46
页 |
6、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数量和职能极为有限 | 第46-48
页 |
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完善和建议 | 第48-54
页 |
(一) 从立法上统一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 | 第48
页 |
(二) 提高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 | 第48-49
页 |
(三) 尽快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的相关制度 | 第49-50
页 |
(四) 构建和不断完善我国版权交易的相关制度 | 第50-51
页 |
(五) 进一步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相关制度 | 第51-52
页 |
1、强化集体管理组织间的竞争 | 第51-52
页 |
2、确立适当的政府监管机制 | 第52
页 |
(六) 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 | 第52-54
页 |
结论 | 第54-55
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