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免费医疗保障 | 第13-14页 | · 商业医疗保险 | 第14页 | · 社区合作医疗保障 | 第14-15页 | · 社会医疗保险 | 第15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农民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 第15-16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形成 | 第16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越来越强 | 第16页 |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初步发展 | 第16页 | ·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第16-17页 | · 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 农村合作医疗内涵及特点 | 第18-20页 | · 农村合作医疗的内涵 | 第18-19页 | · 合作医疗的特点 | 第19页 | · 合作医疗的形式 | 第19-20页 | · 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回顾 | 第20-21页 | · 海淀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 | 第21-22页 | · 调整实施办法,不断提高补偿水平 | 第21页 | · 加大宣传力度,稳步提高农民参合率 | 第21-22页 | · 加大了政府投入,继续巩固提高参合基金额度 | 第22页 | · 基金支出合理,补偿逐步提高 | 第22页 | · 海淀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今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 筹资工作难度加大 | 第22页 | · 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 区乡两级机构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 第23页 | · 对于定点的医疗机构,政府监管难度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海淀区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及因素分析 | 第24-30页 | · 调查的对象及样本 | 第24页 | ·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第24-27页 | · 农民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的情况及其主要途径 | 第24-25页 | · 农民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态度 | 第25-27页 | · 农民参合意愿的总体状况 | 第25页 | · 参合的动机 | 第25-26页 | · 农民不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原因 | 第26页 | ·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最担心的问题 | 第26-27页 | · 影响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 农民的理性行为对其参加合作医疗的影响 | 第27页 | · 农民特征变量对其参加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27-28页 | · 年龄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农民文化程度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 | 第28页 | · 农民子女数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 | 第28页 | · 地方政府的理性行为对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因素小结 | 第29页 | · 新型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 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为主,导致"小病大医" | 第29页 | · 部分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表示不太满意 | 第29页 | · 医疗费报销比例偏低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0-33页 | · 结论 | 第30页 | · 政策建议 | 第30-33页 | · 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30页 | ·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 | 第30-31页 | · 医疗补偿不能只以大病为主 | 第31页 | · 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 | 第31页 | ·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 | 第31页 | ·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作者简历 | 第3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