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 黄磷尾气 | 第15-19页 |
· 黄磷尾气的产生和组成 | 第15-16页 |
· 黄磷尾气的净化处理技术 | 第16-18页 |
· 黄磷尾气的利用现状 | 第18-19页 |
· 密闭电石炉气 | 第19-22页 |
· 密闭电石炉气性质 | 第19-20页 |
· 密闭电石炉气的净化技术 | 第20-21页 |
· 密闭电石炉气的用途 | 第21-22页 |
· 富氧高炉煤气 | 第22-24页 |
· 富氧高炉煤气的产生与组成 | 第22-24页 |
· 富氧高炉煤气的利用现状 | 第24页 |
·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概述 | 第24-26页 |
· 催化剂硫中毒研究 | 第26-29页 |
· 催化剂的H_2S中毒 | 第27页 |
· 催化剂的硫酸盐中毒 | 第27页 |
· 催化剂的有机硫中毒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8页 |
· 催化剂强制中毒实验 | 第29-34页 |
· 实验装置 | 第29-31页 |
· 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 实验条件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 | 第33-34页 |
· 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 热力学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 流量计校准 | 第35-36页 |
· 水汽变换反应指标计算—变换率 | 第36-37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7-38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7页 |
·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第37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硫中毒热力学研究 | 第38-72页 |
· COS中毒热力学研究 | 第38-45页 |
· 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38-39页 |
· CO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39-40页 |
· H_2O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0-42页 |
· CO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2-43页 |
· H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3-44页 |
· O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4-45页 |
· CS_2中毒热力学研究 | 第45-53页 |
· CS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5-47页 |
· CO条件下CS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7-48页 |
· H_2O条件下CS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8-49页 |
· CO_2条件下CS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49-50页 |
· H_2条件下CS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0-52页 |
· O_2条件下CS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2-53页 |
· SO_2中毒热力学研究 | 第53-60页 |
· SO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3-54页 |
· CO条件下SO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4-56页 |
· H_2O条件下SO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6-57页 |
· CO_2条件下SO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7-58页 |
· H_2条件下SO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8-59页 |
· O_2 条件下SO_2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59-60页 |
· H_2S中毒热力学研究 | 第60-66页 |
· H_2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60-61页 |
· CO条件下H_2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61-63页 |
· H_2O条件下H_2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63页 |
· CO_2条件下H_2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63-65页 |
· H_2条件下H_2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65页 |
· O_2条件下H_2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热力学反应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72页 |
第五章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强制硫中毒实验研究 | 第72-96页 |
·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研究 | 第72-79页 |
· COS强制中毒实验 | 第72-73页 |
· COS中毒催化剂XRD表征 | 第73-74页 |
· COS中毒催化剂XPS表征 | 第74-78页 |
· 催化剂COS中毒前后SEM形貌观察 | 第78-79页 |
·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CS_2中毒实验研究 | 第79-83页 |
· CS_2强制中毒实验 | 第79-80页 |
· CS_2中毒催化剂XRD表征 | 第80-81页 |
· CS_2中毒催化剂XPS表征 | 第81-83页 |
· 催化剂CS_2中毒前后SEM形貌观察 | 第83页 |
·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SO_2中毒实验研究 | 第83-88页 |
· SO_2强制中毒实验 | 第84-85页 |
· SO_2中毒催化剂XRD表征 | 第85页 |
· SO_2中毒催化剂XPS表征 | 第85-87页 |
· 催化剂SO_2中毒前后SEM形貌观察 | 第87-88页 |
· 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H_2S中毒实验研究 | 第88-95页 |
· H_2S强制中毒实验 | 第88-89页 |
· H_2S中毒催化剂XRD表征 | 第89-90页 |
· H_2S中毒催化剂XPS表征 | 第90-94页 |
· 催化剂H_2S中毒前后SEM形貌观察 | 第9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96-99页 |
· 研究结论 | 第96-98页 |
· 建议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107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7-10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