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卫视“媒体整体公益化”的学术审视与文化批判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特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理论梳理与研究框架建构 | 第12-27页 | 第一节 公共空间理论及传媒相关研究梳理 | 第12-24页 | 第二节 架构中相关学科的引入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形成框架厘清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重庆卫视媒体改革审视与文化批判 | 第27-56页 | 第一节 重庆卫视改革介绍说明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具体显性指标分析 | 第28-33页 | 一、栏目整改 | 第28-30页 | 二、频道包装 | 第30页 | 三、收视率分析 | 第30-31页 | 四、频道映像与重庆映象 | 第31-32页 | 五、财政状况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改革中需要厘清的关系与问题 | 第33-51页 | 一、关系与问题的找出 | 第33-35页 | 二、关系与问题的厘清 | 第35-51页 | (一) 广告,公共性,商业性 | 第35-40页 | (二) 市场调节,国家机器,中国媒体体制 | 第40-42页 | (三) 红色文化消费,宣传与舆论,理性批判 | 第42-45页 | (四) 信息传播,大众娱乐(零娱乐),公共性 | 第45-49页 | (五)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 第49-51页 | 第四节 重庆卫视改革的基本学术评判 | 第51-56页 | 第三章 未来公共媒体平台的“理想主义遐想” | 第56-68页 | 第一节 当今中国的媒体环境分析 | 第56-57页 | 第二节 重庆卫视媒体实践可汲取的经验 | 第57-61页 | 第三节 公共电视初端—BBC的建制文化与策略分析 | 第61-64页 | 第四节 理想型公共媒体平台描述 | 第64-68页 | 一、科学的思考与研究态度 | 第64-66页 | 二、恰当的操作方法 | 第66-67页 | 三、带有一种心理预设的公共性媒体平台描述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