钐-锰/MSU-S吸附剂的高温煤气脱硫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传统煤气脱硫技术 | 第9页 | · 热煤气脱硫技术 | 第9-14页 | · 煤气脱硫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 第14-15页 | · 模拟煤气气体种类对于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影响 | 第14页 | · 脱硫剂的稳定性 | 第14页 | · 脱硫反应中的一些伴随反应 | 第14页 | · 脱硫剂的再生问题 | 第14-15页 | · 论文的提出与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7-29页 | · 药品与仪器 | 第17-19页 | · 实验药品 | 第17-18页 |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载体和脱硫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 MSU-S的合成 | 第19页 | · Sm掺杂的Mn基脱硫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 Al-MCM-41的合成 | 第20页 | · 脱硫剂表征 | 第20-24页 | · 低温氮气吸附表征(BET) | 第20-21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21页 | ·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 | 第21-22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2页 |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测试(H2-TPR) | 第22-23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吡啶红外分析(Py- FT-IR) | 第23页 | · 热重分析 (TG-DSC) | 第23-24页 | · 固体铝核磁分析(27Al-NMR) | 第24页 | · 脱硫剂脱硫性能的测试 | 第24-29页 | · 相关测定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 分析硫化氢出口浓度 | 第26-27页 | · 硫容结果的计算公式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9-51页 | · MSU-S和MCM-41的BET,XRD,~(27)Al-NMR,NH3-TPD表征 | 第29-31页 | · 脱硫剂的BET和XRD分析 | 第31-35页 | · 脱硫剂的H2-TPR分析 | 第35-36页 | · 脱硫剂的SEM和HRTEM | 第36-38页 | · 脱硫剂的XPS表征 | 第38-39页 | · 脱硫剂的TG表征 | 第39-40页 | ·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 | 第40-41页 | · 脱硫剂的脱硫活性评价 | 第41-51页 | · 锰负载在MSU-S(Y)和MSU-S(β)的活性测试 | 第41-42页 | · 金属氧化物负载量和反应温度对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 Sm/Mn摩尔比对硫化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H~2S进口浓度对硫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水蒸气含量对硫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 55%5Sm95Mn/MSU-S脱硫剂的连续硫化再生循环研究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
|
|